“秋宵噭噭云间鹤,古调泠泠松下琴。皓月清风为契友,高山流水是知己。”这是清世宗雍正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清秋之夜,空阔寂寞,主人于松下弹琴,白鹤在云间飞鸣。皓月、清风是为契友,高山、流水是为知己。此诗不单是主人公的抒情之做,也是其生计的的确写真。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行乐图·竹林弹琴》册之一(部分)
雍正喜好琴,在其诗中频频说起,登位从前的《雍邸集》中即收录了八首与琴联系的诗做,如《雪夜即事》:
永夜漏方中,琼瑶洒半空。
气侵书幌冷,光闪烛花红。
兴洽张琴好,心清得句工。
诘朝恭省候,披拂玉阶风。
或《舟次》:
扈跸阅长河,轻风起碧水。
牙樯连百里,珠斾转层坡。
拂几调琴韵,临窗听棹歌。
时清多乐事,万汇总春和。
或《雨后园亭即景》:
玉溪悠扬云流镜,翠巘凌乱黛扫屏。
堤树风翻深浅叶,径苔雨染淡浓青。
鸣琴遥和岩头瀑,凉箔齐钩水面亭。
最是夜初群籁寂,临轩坐拥一湖星。
《御选语录》是雍正钦定的释氏典范,卷十二为圆明居士语录,反响了雍正在雍亲王时间对释教的参悟,此中《书斋述心》也触及琴:
风花雪月纯真佛,几簟琴书迦叶身。
不是懒于拈妙句,只缘无处觅诗心。
雍亲王的生计仿佛闲逸,这与其节录昔人“佳章好句”的《悦心集》是相一致的,也与其“奇丽精致”的美学寻求一脉相承。一说雍亲王的闲逸是“韬晦”,即使这样,雍亲王在像模像样的闲逸中,也确切获得了放松。所谓墨客逸士,不计得失,唯琴棋字画自娱,《悦心集》中即采录了联系的“佳章好句”。如东汉仲长统的《乐志论》“弹熏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自在一生之上,顾盼寰宇之间。”
东晋陶潜的《回去来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南宋*干的《论琴》“人之此心悠闲仁厚,真与寰宇允许,则熏风之奏,亦何异于舜之乐哉。”隋王绩的《答冯子华书》“蓬室瓮牖,操琴诵书,自由自在,聊以永岁。”唐刘禹锡《陋室铭》中也要置琴,“能够调素琴,阅金经”。宋苏轼《述怀》有句:“几时回去,做个闲人,背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咸福宫外景,雍正曾在这边设琴德簃
雍亲王的诗,很有墨客性怀,也是生计中不离琴书云尔。兴洽拂琴,临波调琴,闲时横琴,绮窗弹琴,雨后鸣琴,开窗张琴。便是描述柳絮,恍如也是颇通主人意趣,飘到屋里,蓄意有时间欲在琴书之上停留。雍正的琴诗,是生计的写真,从中看来琴伴有在他的左右。书斋、园亭、闲日、雪夜、雨后,皆离不开琴。《舟次》中的“扈跸阅长河”,讲解是护跸康熙帝出巡,即使护驾也要携琴而往。胤禛九岁时就随驾北巡,康熙四十二年(年),又同胤礽、胤祥随驾南巡。前后曾十四次伴随康熙帝巡幸口北,行猎塞外;七次巡幸畿甸,随驾水围。胤禛是会操琴的,否则护跸出巡就不用携琴了。携琴而不弹,岂不显现马脚,倒持泰阿实。
胤禛登位后联系琴的诗,在《四宜堂集》中亦有三首。
雍正六年(年)所做《夏令勤*殿观初月做》:
勉思解愠鼓虞琴,殿壁书悬大宝箴。
专揽万几凭溽暑,难抛一寸是年光。
丝纶日注临轩语,禾黍常期击壤吟。
刚巧碧天新吐月,半轮为启戒盈心。
雍正十三年(年)做《偶题》:
秋宵噭噭云间鹤,古调泠泠松下琴。
皓月清风为契友,高山流水是知己。
同庚又做《深柳念书堂避暑》:
三庚节届祝融临,闲对明窗阅古箴。
树杪莺喉调妙曲,槛边蝶翅舞芳襟。
嫩荷香远风频递,深柳阴重暑不侵。
移榻帘前何所思,要赓解阜入虞琴。
雍正喜好园居,登位后因园居理*之需,商量建造圆明园的亭台丘壑,“惟建立轩墀,陈列朝署,俾侍直诸臣有视事之所。构殿于园之南,御以听*”。勤*殿即属新建的朝*建造,建成于雍正三年(年),位于刚正光泽殿的东侧,是通常听*之所。雍正四年一月癸丑,上谕大学士等:“朕本日坐勤*殿以待诸臣奏事,乃部院八旗竟无奏事之人,想诸臣以朕驻跸圆明园欲图清闲,故将所奏之事蓄意简省耶。朕因郊野水土气息较城内稍清,故驻跸于此,而逐日处理*治与宫中无异,未曾一刻肯自暇逸。已曾屡降谕旨,切告廷臣,令其照旧奏事。若朕偶欲静息,自当晓喻诸臣知之。傥廷臣不知仰体朕心,将陈奏变乱蓄意简省,是不欲朕驻跸圆明园矣。”遂明白听*轨制,亲身排定八旗、六部、都察院、理藩院、内*府各官厅轮班奏事日程,于此召对臣工,披览奏章。从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初次正式驻跸圆明园,到雍正十三年病逝园中。“11年间,累计在圆明园栖身47次天,每年均匀为4次天。”勤*殿在雍正年间对朝*的重大性不言自明。雍正十年(年)三月天子将朱批臣工奏章,编成《朱批谕旨》,刊布中外。在《朱批谕旨序论》中自述“雍正六年从前,昼则款接廷臣,引荐官弁,*昏观览本章,灯下审阅奏折,每至二鼓三更不觉稍倦,寔六载如一日。”“每折或手批数十言,或数百言,且有多至千言者。”此情此景与雍正六年(年)所做《夏令勤*殿观初月做》正相切合,勤*殿中,专揽万几,丝纶日注,半夜时间,瞻仰初月,勉思解愠,表达块垒,只有鼓琴。
故宫博物院藏《胤禛行乐图之十仲春令图·曲水流觞》轴之一(部分)
雍正不单在诗中表现了对琴的兴趣,还在绘画中呈现了这一兴趣。“十仲春令图”(纵.2厘米、横.2厘米)总计十二幅,写不同节季候日的情况,而每一副中都有极写实的雍正天子的抽象。此中之一的“曲水流觞”中,描摹暮春三月,群贤列坐溪边,碰杯喝酒,吟诗唱和的情况。雍正帝孤家寡人,于一静室,临窗拂琴。此情此景在前文的御制诗中曾频频相会。“拂几调琴韵,临窗听棹歌”(《舟次》)。“绮窗罢抚紫琼琴,香烬金炉鹤梦沉”(《临轩观看》)。“开窗张素琴,凿池悬钓丝”(《题墨竹一十二首·其八》)。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各种雍正行乐图册共6套,尺寸稍异。此中一册《雍正行乐图》册共16开(每开纵37.5厘米,横30厘米),别离绘柳荫濯足、山颠御风、溪边赏春、兰径吟诗、蕉下纳凉、临窗观荷、竹洲喝茶、秋苇划船、乘槎陨命、庭园折桂、采菊返来、对月鸣琴,抚松了望、临轩做诗、偎炉念书、雪舟垂纶。十六种墨客逸士之生计寻求,鸣琴一事鲜明在焉。但见古柏参天,涧水潺潺,一轮圆月,普照地面,雍正天子端坐树下,琴横膝上,轻弹琴弦,闭目专一,沉溺此间,其意境正与“古调泠泠松下琴”极其合拍。
另一册《雍正行乐图》册共14开(每开纵34.9厘米,横31厘米),前两开画面相近,雍正着紫袍,秋景当中倘有所思;第三开着衲衣,荷笠山行;第四开临渊采气;第五开执弓望雀;第六开以桃饲猿;第七开秋林听泉;第八开登崖观潮;第九开钓罢打盹;第十开观瀑蝠临;第十一开深山刺虎;第十二开岩窟闭关;第十三开竹林弹琴;第十四开池畔题壁。而弹琴之景又再次涌现,高山之上,丛竹当中,明月高悬,雍正席地而坐,和着流水,弹着古琴,飘荡的调子在高山、流水、丛竹间回荡,乃至凤凰也不期所致。
通观以上这三幅绘画,雍正帝不管是置琴几上,仍旧张琴于膝,其神态姿势都恍如专一于古调当中,遥想于世间除外。观其右手似抹挑勾剔,左手似吟揉绰注,全合弹琴之法。读其诗有琴人之情怀,观其图有琴人之范式。
康熙年间的一起谕旨,能够表明胤禛在皇子时间的音乐成就。康熙精晓乐律,康熙五十二年(年)曾指授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同词臣于大内蒙养斋编辑音乐百科撰著《御制律吕公理》,“逐日进呈,亲加矫正,汇辑成书”,“其编有三,上编曰正律审音,是以定尺考度求律本也;下编曰和声定乐,是以因律制器审八音也;续编曰协均度曲,是以穷五声二变相和响应之源也”。在编写进程中,康熙命人去请示南府教习朱四美联系乐律的题目:“问南府教习朱四美,琵琶内国有几调?每调名色原是何如起的?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这样名领会不领会?尚有沉随、*鹂等调,都问领会。将朱之乡的回语,叫个领会些的,逐个写来。他是个八十余岁的白叟,不要问紧了,细细地多问两日,倘你们问不上来,叫四阿哥问了写来,乐书有用途。再问屠居仁,琴中调亦叫他写来。”康熙帝所说的领会些的人,当然是领会乐理之人,随之又点明要四阿哥去问,四阿哥即胤禛,其乐律成就因而可知一斑。
胤禛称帝后,《养心殿造办处各做成做活计清档》中,有很多联系雍正帝与琴的记录。
雍正四年,曾大范围地对宫内藏琴举办算帐:
(四年仲春)二十四日,总管宦官王朝卿、刘国兴、安太交来:丰泽园琴二张、瀛台琴二张、掌仪司琴一张、懋勤殿琴六张、敬事房琴十三张、宁寿宫琴五张、景阳宫琴一张、乾清宫琴四张、御书斋琴四张、古玩房琴二张、自鸣钟琴一张、所内琴一张、寿皇殿琴一张、观德殿琴一张、永安亭琴十张、毓庆宫琴二张、西花圃琴八张、畅春园琴二十八张、静明园琴三张,府内宦官沧洲交来琴十八张随蓝布套*布穵单,造办处收贮所内琴七张,传旨:“着将弦瞄准,于二十六日、二十七日送来呈览。钦此。”于仲春二十九日呈上,留住府内琴五张并造办处收贮琴二张、永安亭琴四张。记此。于三月初二日永安亭宦官张弼持去琴六张。记此。于三月初九日将琴一百零三张俱对弦准,*魁宦官程国用持进交总管安乐讫。
(三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魁宦官夏安交来琴十张,说宦官杜寿传:着换弦,其琴轸足如无,换木足亦可。若不全处,些微料理。轴上用五色绒。完时定等写帖,随琴带来。记此。于四月二十五日,料理遗琴十张,交*魁宦官夏安持去讫。
四月月朔日员外郎海望奉旨:“法[珐]琅琴轸足着做些。钦此。”于四月十七做得琴轸木样九个、琴足木样六个,员外郎海望呈览,奉旨:“琴轸足样准西番花、梅花,仿造烧法[珐]琅,此外轸足样俱不好,另更始。钦此。”于十月十二日做得琴轸足四分,怡亲王呈进讫。
四月月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宦官夏安持来甲第大红琴一张、小红琴一张、梅花断琴一张、牛毛断琴一张。说*魁宦官苏培哄传旨:“琴上着换玉足玉轸,并添穗子、琴垫,着会操琴人料理迁就呈览。钦此。”于六月初二日料理遗琴四张,上换取玉足、玉轸,并添穗子四幅,琴垫四个做完,交宦官夏安持去讫。
(四月)二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魁宦官夏安交鸣凤琴一张系懋勤殿的、流泉蛇腹断琴一张系古玩房的、丹山瑞哕蛇腹断琴一张系畅春园的、中庸八宝灰琴一张、成化年梅花断焦叶琴一张、牛毛断大春雷琴一张,传旨:“着料理,其轸足不用动。钦此。”于六月月朔日料理,换取穗子六付、琴垫六付,并交来琴六张,*魁宦官夏安持去讫。
六月初二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魁宦官夏安交来琴十四张,传旨:“轸足有不长处着料理。钦此。”于七月初二日料理遗琴十四张,*魁宦官夏安持去讫。
(八月)十六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魁宦官夏安交来琴四十二张,内四十张有套,二张无套。传旨:“此琴内着会操琴人选好琴六张,分做甲第一二三四五六号数。钦此。”于玄月初二日将琴四十二张俱编等次号数,交宦官夏安持去讫。
(八月)二旬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宦官刘希文交来香色锦一丈四尺二寸、蓝锦一丈四尺三寸,传:着做琴套二件。记此。于玄月十三日做得琴套二件,并下剩回残锦*魁宦官程国用持去,交宦官王守贵讫。
玄月初二日,郎中海望奉旨:“琴垫做几副,要新颖得用。钦此。”于五年三月十二日郎中海望交西洋番花琴垫画样二张,着照此二张画样每样绣做鹅*琴垫二副、紫色琴垫二副,里子用鹿皮,内抛毡铺棉花做。记此。于八月二十四日绣得*缎琴垫二副、紫色琴垫二副,郎中海望呈进讫。
(玄月)二十三日,宦官王守贵交来琴四张、镀饰物件腰刀一把,传旨:“着认看。钦此。”于十月初九日袁景劭认看得琴四张、镀饰物件腰刀俱系好的。*魁程国用持去,交宦官王守贵收讫。
十月十八日郎中海望持出:出等的琴三张、有等次的琴十八张,传:“出等的琴着配做红漆套箱,有等次的琴着配做黑退光漆套箱。记此。”于五年三月初六日画得琴套纸样四张,郎中海望呈览,奉旨:“准先呈览过的、着改去寿字的琴套纸样一张,将改寿字的重心不用画手段,琴怎样名就将琴名绣在上边,俱要紫色地,交与织造处织宋锦,二十一张俱要相同。钦此。”据漆做柏唐阿六达子来讲,做漆套箱琴二十一张,现存库。于乾隆六年六月二十三日管库白世秀将出等的琴三张配得红漆匣三件,有等次的琴十八张各配得黑退光漆匣各随锦囊,俱刻得款持进,交宦官高玉呈进讫。
(十月)二十四日,*魁宦官程国用持来琴一张,说宦官刘希文、王安好传旨:“交给海望试弹。钦此。”于二十五日郎中海望试弹得此琴好琴等语回奏,奉旨:“着留在里边。钦此。”
档案中提到的琴快要两百张。首先,是将到处收藏的古琴汇总,呈览过目;尔后,调准琴弦,缺轸足的给以补配,并谕令烧造搪瓷轸足,钦定“西番花、梅花”形式;再次,着懂琴人认看,着会操琴人试弹,分等定级,编目编号。关于不同品级的琴采纳不同的料理庇护办法,以至于在配做漆箱时即以红黑二色相别。甲第琴“着会操琴人料理迁就”,换取玉足玉轸;而像鸣凤、流泉、丹山瑞哕、中庸八宝、以及成化年梅花焦叶断、牛毛断大春雷这样的绝顶名琴,传旨“着料理,其轸足不用动”,看来雍正帝对古琴非常爱护,领会其可遇不行求的代价,要尽最大大概地坚持原貌,只是退换了穗子。档案中频频说起“调准弦”“着会操琴人料理”,讲解这些琴是要弹的。非常是提到琴垫,请求“新颖得用”,“新颖”是对计划格式手段的请求,而“得用”便是有用,便是给雍正天子有用的。倘使是摆设琴用,只“新颖”就够了,不用“得用”。
雍正五年到八年,又对琴套、琴桌、琴垫的制做提议了详细的意见。琴套“交叉造处织宋锦”,俱用紫色,不用画花草,将琴名绣在套上。
(五年)三月月朔日,郎中海望奉旨:“着将琴套样画几张呈览。钦此。”于三月初六日,画得琴套样四张,郎中海望呈览,奉旨:“仿造准做。此重心不用画花草,查此琴系何名行将琴名绣在上边。俱用紫色。交叉造处织宋锦琴套二十一件送来。钦此。”
(六年蒲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四月初九日,*魁宦官夏安交来黑漆琴一张,说宦官刘希文传:此琴紫檀木乐[岳]山跳起,着料理。记此。于本月二十五日,料理遗黑漆琴一张,交*魁宦官夏安持去讫。
七年六月初三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蒲月二十九日郎中海望奉旨:“琴套、琴铭一事交苏培盛见空代奏。钦此。”
八年玄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八月十七日*魁宦官萨木哈来讲,*魁宦官刘玉传旨:“着做长二尺七寸、宽一尺二寸六分、高八寸一分楠木琴桌一张,紫檀木桌一张,漆桌二张。其漆的做下,计算历时再安。琴垫做三副。钦此。”于玄月初二日做得楠木琴桌一张,随红猩猩毡;长五寸九分、宽二寸七分琴垫一分,宦官范国用持去,交*魁宦官刘玉收讫。于十月二旬日,做得紫檀木琴桌一张、漆桌二张,宦官王玉持去,交刘玉讫。
(八年玄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八月二十三日*魁宦官夏安来讲,宫殿监视领侍陈福、副侍李英传做琴弦五分。记此。于此日将京内送来琴弦五分交*魁宦官夏安持去讫。
(八年玄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八月二十三日*魁宦官夏安来讲,宫殿监视领侍陈福传做二等琴上用琴弦五分。记此。于本月二十九日将京内送来的琴弦五分交*魁宦官夏安持去讫。
紫禁城西六宫之咸福宫,在乾隆年间是天子的书斋,后殿西室曰“画禅室”,收藏董其昌的字画;东室曰“琴德簃”,庋藏雍正用过的宋制鸣凤琴与明制洞天仙籁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清沈源绘《琴德簃图》,其上有乾隆的题跋:“我皇考所贻古琴以宋制鸣凤、明制洞天仙籁为冠,皆有御铭。每一静对,穆然神移,不待抚弦动操始知至德之悠闲也,因箧藏于咸福宫东室,而以琴德颜其楣,并命画史写南薰之图。嵇康赋云‘理重华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实获我心矣。乾隆敬识。”
乾隆的题跋与雍正四年(年)四月二十七日的档案极其切合,鸣凤一琴均排在首位;乾隆同时指明琴有御铭,而档案记录中有“琴套、琴铭一事交苏培盛见空代奏”之语。只能惜鸣凤、洞天仙籁曾经流落,鸣凤一琴在乾隆庑藏琴德簃后,再未见记录;洞天仙籁在道光年间景福宫的摆设档中着末涌现。景福宫位于太上皇的宁寿全宫的东北隅,在景福宫西南稍间的南方设有雕漆条案一张,上设钦定淳化阁帖等册本、青玉兽耳双环扁瓶、青斑白地铜口梅花瓶、木根鹤鹿仙山等摆设,尚有“红漆琴匣一件,内盛明洞天仙籁琴一张”。从这本摆设档的实质来看,根底是乾隆时间之物,且宁寿全宫乾隆已明白为太上皇调理之所,于是道光年间的摆设档理应说是按乾隆年间的摆设档照抄而成。固然也不消除宫内那时尚有此外一张“明洞天仙籁琴”的大概性,但也有大概是乾隆四十九年(年)喜得元孙,在景福宫内题“五福五代堂”匾之时,从琴德簃移至此处?道光年间洞天仙籁琴依然摆设、储藏在景福宫,以后便杳无踪影……
不知雍正对热爱的古琴究竟做了奈何的御铭呢?
年09月23日东方早报
故宫出书社《紫禁城》杂志供稿
举荐两本好书↓↓↓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