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来说,文字就是我们的糖果,在夜深人静时,在独自感怀时,我们就拿出来慢慢咀嚼。
烟火
文/石德会
雨比预报的要早来一天,星星点点从花脸的云中筛落下来。如此迫不及待,莫不是和我一样赶着去赴会?
路上有些堵,正是下班高峰期,好在我的“宝马”身单体瘦,左拧右转水蛇般穿行在车流中,反倒超越了真的宝马。
春夏秋冬季节轮回,风景再好而我们又有多少时间驻足欣赏,各忙各的,聚会成了一种很奢侈的事。
我赶到时,疯、响、瑾已经在饭店门前等候了,梅还没有到。能者多劳,她总有做不完的事。当然再忙也一定不会误了今晚的聚会。这不话音刚落,梅已笑盈盈地应声赶到,一身白底蓝花的连衣裙飘怡超然,给人一种优雅的舒服感。
没有过多的客套,简单的问候后,我们围着圆桌坐下。饮料、开水、啤酒,谁愿意喝啥喝啥,随意随性随便,这感觉比那种“正儿八经”的酒场好过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太多太多。
响的乐呵呵和我的冷面孔形成截然的对比,好在他们几个早已习以为常,不会怪罪我的。没办法我这个老哥天生不善言辞,寡言少语惯了,关键的关键还长着一颗死脑筋,灵活不起来,不然也不会半道改爱好,从酷爱的新诗移情别恋小小说了。
新诗是有灵性的,如今的我再不敢轻易去涉足,梅的新诗意境就像她的人一样美丽隽永。
而疯的旧体诗词读得让人心疼,触到了心灵的深处。该酸的酸,该甜的甜,像是陈酒佳酿越品越有味儿。
瑾的国学我总是听得云里雾中,这么深奥的国粹,沉不下心来又如何去领略它的卓越风采,我只有羡慕的份儿,无论如何也窥探不了它的冰山一角。也许只有瑾这种心静如水的人才有福去领悟吧。
响把散文打扮得花枝招展,扭着小蛮腰,迈着小碎步,自信满满,想不招摇都难,对于魅力十足的文字,又有谁能不多看几眼,那篇《叔侄情深》,不知赚取了读者多少眼泪。
嬉笑怒骂皆文章,而文章之外的喜忧,早已不是文字能够表达的了。到了如今的年龄,谁还能是白纸一张,有的不仅仅是故事,甚至早已成了传奇。
我一直有心用自己的原型写一部小说,却又不知该如何下笔,想一想就会冒出浓浓的烟火味,既辣眼又呛嗓子。所以一直都不敢下笔,不知此生还有没有胆子去试一试?
没有谁能把时间留住,不知不觉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我推开窗子,朝外看了看。
路上依然车水马龙,行人匆匆。看样子雨只是虚晃一枪,开了一个玩笑,督促我快点过来赴会。它来或不来我们该走总是要走,诗意留给下一次再聚,在回去的路上,雨,还会飘然而至吗?
作者简介
石德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小小说月刊》《*海文学》《花都湖》《湘乡文学》《都市晨报》《彭城晚报》《红山晚报》《河南经济报》泰国《中华日报》菲律宾《联合日报》等中外数十家报刊杂志。六篇闪小说被中国传统节日作品集《灯火》收录。《半个溧阳人》《这个夏天不太热》收入《一见平生亲》一书》《大槐树下》收入年闪小说年选集。《追到城里的粽叶》入选《蜀道》校园读本。偶有作品获奖。
烟火
文/王瑾
不知不觉中,起了心茧。之所以心上有了茧,是因为经历的磨砺,自我保护,结下了硬硬的痂,以此抵挡岁月的侵蚀。也许是天气忽然的变冷,特殊的感受,给我不同的感觉。因了眼前的阵阵寒意,让我回忆起无数的画面。幼时的乡村寒冬,“嘎哒嘎达”的毛窝,在下雪的天气,陪伴自己长大。有眼前时而浮现那些的同学伙伴,不知道如今都在哪儿,现状如何,都还健在,都还健康吗?因为失去了联系,只能在心里送上祝福。很久不听爱情的歌曲,在这样阴雨绵绵,几天不见太阳的日子,不由得再次响彻在生活的空余里。爱的情怀,在心中流淌,不知不觉中,眼前闪现个别让人惦记的身影,不知过得好不好?坐在窗前,有小小的五角星,盖住衣物的伤口。忽然间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地缝补心事,过往的时光里,隐藏了大大小小的伤口,如今耐心地抚摸。本以为自己很坚强,不会感受心痛,感受悲伤难过,不是不会,是匆忙地忽略。小区公园的弯曲绿荫,如心中无数的曲折拐角,拐角处藏着只有自己独享的秘密,自己想念的人。忙碌中忽略了记忆,心中所爱的人来人往,拥抱记忆,拥抱爱的温暖。仿佛如昨昔,竟然太多自己所爱,也爱自己的人,相继走了。有人走入了茫茫人海中,有人走向了远方,有人走入另外的世界。发现如今遇到不顺的人和事,不再执着,心中想着也许走着走着,彼此就散了,无需计较纠缠。带着梦飞翔,起起伏伏飞过山谷,飞过平原,飞过家乡的小河。究竟要飞到哪里,确切到不知道,飞到好奇向往的生活。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停歇,听那来自远方的故事。出发时我是海边的孩子,捡了满满的贝壳。多年之后,追梦的孩子长大了,追逐一个个美丽的好奇。即使如此,在某一个夕阳西下,回首往事,习惯了目光投向回家的方向……作者简介
王瑾,女,年11月08日出生于江苏丰县。母亲教师,父亲工程师,书香家庭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热爱文学的她,从学生时代开始涂鸦青春诗歌,先后发表在北京《追求》杂志,被聘为文字编辑。年跟随徐州知名诗人苏辛洁先生学习传统诗词写作,后加入徐州市诗词协会。年应聘为中国拥*人网采编部副主任职务,获得中国王羲之书法协会研究员资格。
烟火
文/李德响
人过中年,似乎容易感伤,目光所及,又是稍许怅惘。几个老人,几堆蔬菜,无人问津,已成常态,却再次暗淡我的心绪。晚饭后的散步归来,小区门口的灯光下,依然是那几个席地菜摊,因怜老惜弱习惯买点的我,却不自觉间慢慢无能为力——自从使用手机支付,我就身无分文了。为他们惋惜了很久,时代进步提速,甩下太多人,无辜,无奈,可悲,可叹。岁月无情,不过如此。有时候,我感叹文明的美好,有时候,我又埋怨文明的残酷,文明是把双刃剑,有哭有笑,灯光无声,却淋漓尽致,一览无余。想起那次给小孙子读乌鸦喝水的童话,他一脸天真,为啥不用吸管?是啊,吸管唾手可得的年代,乌鸦再往瓶子里叼石块,就显得不伦不类。而他们,依旧坚守着现钞规矩,收获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我也曾祈祷岁月歇歇脚,等一等,再等一等,可终于明白,谁都没有能力要求生活对每个人温柔以待。缓步走过,我惊讶的发现,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居然面前放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