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徐世章藏硯之道
TUhjnbcbe - 2022/5/27 15:51:00

徐世章小像

徐世章(-),字瑞甫,号濠园,其堂兄徐世昌曾任中华民国总统。徐世章于北京同文馆毕业,后入比利时里达大学,获商业学士学位。年,徐世章赴意大利担任万国博览会审查委员,继赴英、法、德等国考察商业及铁路行*。年学成回国后,徐世章先后任交通部路*司属官和京汉铁路管理局副局长、津浦铁路管理局局长,年任交通部次长,全国铁路督办和交通银行副总裁、中国国际运输局局长、币制局局长等职。

徐世章一生博雅好古,致力于文物收藏。尤其是他钟爱一生的古砚,不仅质地精良,且多名家题识、名家收藏、名工雕刻。徐世章好砚如痴如醉,曾名其书室为“宝砚室”。他在《藏砚手记》中写道:“吾人收集古人之砚,不独以砚材之极美,刻工之精细,而在充分表现其人之心灵、意境、节操、哲理、情绪、诗意等,形之于砚。”

明十八罗汉洮河石砚

清思谦铭夜雨余云端砚

清卢葵生仿宋漆砂砚

徐世章的足迹遍及国内大小所有古玩市场。因他肯出大价钱,而被文物商人视为“财神爷”。据说,一次,他外出到南京,在夫子庙看中了一方宋代端砚,因砚商认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徐世章,所以,把端砚价格抬高了一倍。徐世章当时手头吃紧,一时拿不出现款。砚商说:“没钱不要紧,您不是干房地产的吗?拿地换也行啊!”尽管徐世章知道他这是趁火打劫,但求砚心切,硬是以一块正在升值的地产换了这块端砚!事后,朋友拿他开玩笑说:“看你做起房产生意是个精明人,怎么一看见端砚,你就变成了个头脑发昏的蠢人了呢。”于是,他在题记中写道:“当此世乱年荒之际,而以重金得之,人能不嗤我愚也然我以卖地之金易此砚,却以之为余幸。”

徐世章藏砚非常讲究,比如古人视制作砚匣为藏砚、保砚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清吴兰修《端溪砚史·藏砚》转引《砚书》云:“砚有匣所以爱护善藏,不使尘蒙、拒墨、伤笔也。匣用漆为上,次用紫檀为雅,漆胜于檀者不渗水气故也。匣容砚宜稍宽,用绫锦藉之毋伤砚质”“砚匣不可用金”“金坚,石软,必至碰伤,须用旧墨檀及紫花梨,独木雕成,盖内再上洋漆,以收湿气,则墨不化水而生光,或用旧紫楠,亦尽古雅”。徐世章借鉴了前人的经验。他收藏的文物,装潢均有一定特色,形成一种风格,直至今天,一般鉴定工作者一见到这种装潢,就知道是徐世章故物。

徐世章收藏文物的装潢特色主要表现为用料考究、做工精湛、雅致得体。用料中木材多为紫檀木、红木、花梨木、楠木、鸡翅木等,纺织物有锦、缎、呢绒、棉布等。砚台盒是其文物装潢中大宗。所做砚盒一般为紫檀木内盒,外盒为楠木、紫檀木、蓝布几种。木盒是专程去北京请高手制作,有的内木盒是按砚形整挖,有的雕刻纹饰或镶嵌饰物,盒内又多按砚形缝制绸垫或裁剪得体的薄呢绒,以防硬碰硬,损伤砚石。砚盒本身几乎成了工艺品。对于一些虽然破旧但有年份的旧砚盒,请人加以修补,所修旧盒往往天衣无缝,并可于外面再加做一层保护盒。

清代高兆铭赤壁图端砚及砚盒

除了收藏砚台,徐世章还特别重视砚台拓本。每件砚入藏后,大部分要经过传拓。每砚拓10张,所用宣纸,均从南方宣纸产地订购,裁成若干一定尺寸规格,基本上是竖一尺半、横二尺余对折,右下印有篆书竖排“濠园砚谱”印,每砚要拓正、反两面及四侧。墨也是用上好的古墨,黝黑发亮,花纹清晰分明,所拓的平面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层次分明,深浅适度,极富变化,既忠实原作,又不板滞,全面而生动地反映出件件砚台的风姿。这些精美的拓片,几乎与砚同样具有文物价值。

明曹学佺铭凌云竹节端砚及拓片

清*任铭墨雨端砚及其拓片

清林佶铭天成端砚及其拓片

清阮元铭云林小景端砚及其拓片

清王岫君铭山水端砚及其拓片

明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石砚及其拓片

清小玲珑山馆砚山拓片

这些砚拓出自已故著名篆刻、传拓专家周希丁及其徒、已故著名文物鉴定家傅大卣之手。师徒二人在徐家传拓器物达七八年之久。徐世章能请到这样的高手到家里来传拓,真可谓将遇良才,而周希丁师徒亦在砚海中大显身手。他们施用立体拓,把拓片搞得如同照片,施用着色拓,有些有色泽的砚材用相应颜色拓,把砚台拓美了,拓活了,使砚拓璀璨生辉,大放异彩。

明荷鱼朱砂澄泥砚及其拓片

徐世章除了请人拓砚外,还搜集砚拓。有时是先见拓片,按图寻物;有时是得砚后再搜集砚拓。传拓留影,可丰富藏砚内容,使砚增辉添彩,欣赏或出版皆可;搜集旧拓,则可查清源流,确认真伪,徐先生之用心可谓良苦矣!

徐世章在年去世后,其后人遵其生前遗嘱,将所藏古物共件全部捐献国家,今藏于天津博物馆。年,在徐世章先生诞辰周年之际,天津艺术博物馆曾出版其画册,全国*协主席李瑞环题辞为:“珍宝无价,爱国情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世章藏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