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长篇医学科普小说连载二天上掉下个老婆来
TUhjnbcbe - 2022/5/6 17:03:00
北京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娘老子都死了,小顺子孤家寡人一个,守着一间破茅屋,种着两亩薄田,收些玉米、山芋吃着活命。

十多年前小顺子他爸来此开荒,是因为*家村地少人多,需要将人口分流的缘故。自他爸在此活下来之后,*家村的张家、沈家也有人分流到此,而且几十里路之外一个县里的当地农户,也是因为人多地少,也陆续有人来此开荒。不过原本並不熟悉,加上语言上还有些不通,比如当地人,头不叫头,而叫“头瓣”,脚不叫脚,叫“脚骨朗”,所以两拨人並无多少沟通。不过好在荒滩上有的是地,大家各开各的荒,各走各的路,各不相干,连搭的茅草房子也分开了一些距离。

*家村的外来人口,千辛万苦逃到此地,过着基本上与世隔绝的生活,但知春夏秋冬,不知光绪、宣统。甲午战败,联*进京,他们一概不知,皇帝没有带给他们任何好处,皇上家的事他们也一概不管,他们也管不了。不过当地移过来的农民中有个把略有见识的,说是通州城里出了个张状元,说是:

“啊呀呀,真是好得来,迭个张状元一不招附马,二不做大官,只管教人种棉花,收了棉花可以卖铜钱,日脚就好过了”。

众人听说能过好日子,自然问他这棉花如何种法,哪知一问三不知,他也不知道。众人听过也就罢了,仍然回家喝玉米糊去了。

那年春上,一天下午,*家村小顺子的一个本家兄弟,即他爸一个堂兄弟的儿子,名叫小三子的,兴冲冲地跑来对他说:

“二婶叫你去一趟”,说罢还做了个*脸。

小顺子拔脚就要走,小三子却说:

“换件衣裳唦”。小顺子不解其意,也无衣裳可换,还是穿了那件破棉袄,穿了双右脚前面有个洞、左脚后跟裂了个口子的布鞋,跟了小三子来见他二婶。

他二叔家也不宽裕,三间草房,当中一间放了个方桌子,几条条橙,二叔坐在一旁抽旱烟,二婶问他吃过中饭没有?答是吃过了。问吃什么?答是煮山芋。又问收的玉米还有吗?答还有些。够吃吗?够了。

原来小顺子娘死后,他一个人种两亩地,收点玉米、山芋,一个人吃到是够了,或者还有点余粮。二婶看着小顺子身上的破裤子,故意问他:

“你今年几岁了?”

小顺子想了想:“大概二十四了吧”

“裤子破了怎么也不补一补?”

小顺子憨厚地笑了一笑,无言以对了。

二婶起身走到隔壁房间里去,一会儿领出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来,老的也不过40开外,头发已经花白,身上穿了一个大襟的蓝布褂子,打了三、四个补丁。小的大约十七、八岁,到也眉清目秀,梳了根大辫子,穿了件青灰色的对襟的褂子,一条扎脚的黑裤子,都打过补丁,但到也洗得干干净净,一双半大的脚,低着头站在那里。

二婶叫小顺子叫那老的女人“妈”。小顺子有点蒙,但还是顺从地叫了。老女人摸了摸小顺子的头,叫了声:

“乖乖”。对小顺子说道:

“把我家二丫头,给你做老婆吧,好不好?”

这时二叔摆出个家里长辈的样子来了,说道:

“还有什么好不好,就这么定了。还不快点给丈母叩头”。

小顺子这才弄清楚今天是来订亲的,忽然想起几个月前他妈是给他托梦了,必定是她妈在阴间保佑,于是赶紧爬下给丈母叩了三个头。这二丫头到也灵巧,马上跟着也给她妈叩了三个头,算是叩谢养育之恩了。

二叔喉咙里吭了两声,二婶忙说:

“还要给*家长辈叩头”。二叔也就朝上坐了,二丫头拉着小顺子给二叔、二婶也叩了三个头。二婶又说:

“你们是明媒正娶,我和你二叔就是媒人,你们也要叩头的”。二丫头拉着小顺子又朝二叔、二婶再叩了三个头。

这时候二叔家的几个孩子大菊、小菊、小三子、小四子都来看热闹了。二婶把他都赶走,叫大菊去捉只鸡杀了,叫小菊去地里挖些青菜,是要给这侄儿办喜酒了。

乘这档口,二婶对小顺子说了:

“二丫头给你了,她老娘以后也要靠你养老了,你情愿不情愿?”

小顺子忙说:“情愿、情愿”。

二叔说:“情愿就好,她娘也不会白吃你闲饭的。”又吩咐道:

“在屋基上,搭个披子起来让你丈母住。”小顺子自然滿口答应。

当晚就在二叔家吃了晚饭,二叔还喝了点叫“老白酒”的米酒。二叔乘着酒兴对小顺子说:

“你是我们*家的子孙,你爸死了,我替你做主订了这门亲事,了了我的心愿,也对得住你爸了。以后你们自己好好过日子吧。”

二叔一席话到也是肺腑之言,只是小顺子平素本也讷于语言,这也难怪,自他妈死后,这几年他一人独居,已经无人说话了。此刻又因为忽然天上掉下个老婆来,满心地欢喜,也不知说什么好了。到是这二丫头果然伶俐,认为刚才叩了许多头,就算是拜过堂了,既然拜过堂,她就是小顺子的人了,见小顺子不知说什么好,竟替他答道:

“二叔、二婶放心,我和顺子哥哥一定好好过。”

这时小顺子才回过神来,接着说:“一定、一定好好过”。

这天下午连着傍晚,这贫穷的小村子里真是遇上了难得的好事:光棍小顺子二十四岁终于娶了老婆。*家二叔为侄子讨了个媳妇,就像他说的:也算对得起他这堂房哥哥了。他这婶婶心里也高兴,因为这二丫头家本是她家的一房远亲,目前母女两个已经陷入绝境,这也算是一个蛮好的出路了。二丫头这边,母女从此也有了个依靠,真是个皆大欢喜的事。

原来这二丫头一家本是安徽凤阳那一带的人,别看这凤阳还出过个真命天子朱洪武,但是这准河一直闹水灾,这年大水淹了房子、冲了田,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出来逃荒。因为听说有个亲戚在此落脚,便也在前年逃到此地,夫妻两个,一儿一女,本来还有个小儿子在逃荒的路上被兵老爷的马撞死掉了。那知逃到此地搭了个芦蓆棚子住下来不久,他老子也不知生了个什么病,吐了几口血就一命呜呼了,一家人人哭得天昏地黑,弄了几块薄板钉了一个盒子埋了。

一家人的希望寄讬在十六岁的儿子身上了,这儿子到也懂事,也肯吃苦,可惜祸不单行,第二年春上得了个*疸病,半个月不到也就嚥气了,这下子他妈绝望了,终日以泪洗面,虽然二丫头一再劝慰,终是难解心结。最后二丫头懂她妈的意思了,跟她妈说:

“大不了我不嫁人就是了,男人能做的我也能做,我来给你养老送终。”

她这一说她妈到是想到,这丫头十八岁了,招个上门女婿吧。转而一想,这家里一无田地、二无房产,有哪个愿意来做这个上门女婿呢?为了她,不让女儿出嫁,要被旁人骂死,女儿嫁了,自己一个老太婆在这世上怎么个活法?甚至想到还不如死了算了。

这*家的二婶是她家远亲,看着这二丫头一天天长大,吃了上顿没下顿,也十分同情,但是看她与她妈相依为命,也不好硬出头把这丫头嫁了,也曾有人来说过媒,二丫头一概回绝:“不嫁、不嫁”。

齐巧,有一天,二丫头家又要断炊了,二婶想再周济她们一点,跟二叔说了,二叔也很觉得为难,说是:

“老话说得好,叫救急不救穷,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

也不知道那来的巧思,他忽然想到:何不把这二丫头说给小顺子,小顺子娘老子都死了,二丫头嫁过去连她妈也带过去,两家並做一家,也不过三口人,种几亩田,养点鸡,也许能活命。于是说给二婶听,二婶一听,直怪她老头子“怎么不早说”。

于是二婶拎了几斤玉米过来看她这亲戚了,並且把他老头子的妙计告诉二丫头她妈。她妈一听,觉得也是道理,女儿嫁到别人家去,公婆双全的、两缺一的,都无她容身之地。小顺子无爹、无娘,她去以后帮他们照顾儿孙也是好的。只是担心,这女婿讨个老婆还带个丈母来,不知愿不愿意。二婶说这小顺子人忠厚老实,没有问题的。于是便又向二丫头说了,

二丫头听说还能带着她妈去一起过,便也答应了。二丫头家里濒于断炊,于是说做就做,第二天便成了这桩美事。

当天晚饭之后,小夫妻两个又朝两家的长辈叩了个头,就要走了。二丫头她妈说不出是喜是悲,直流眼泪,送走了女儿、女婿。

小顺子下午出门时还是个光棍,晚上回家时却带了个老婆回来,这天晚上就算是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了,自是说不出的欢喜。两人摸黑进了茅屋,小顺子点起油灯,要在灯下仔细看看老婆的样子。

女孩子总是有些心高,二丫头看见小顺子家徒四壁,也只好自叹命苦。不过这丫头还是很明事理,满意于她这一嫁还能为她妈养老送终,想想天下这样的好事确也不多,又看小顺子身强力壮,一脸憨厚的样子,便横下心来要扶持丈夫慢慢把日子过好。

一夜恩爱自不必说,第二天一早,小夫妻两喝了点玉米糊,就忙着清理屋基,要给他丈母搭房子了。她妈不放心女儿,一早也就带了女儿的两件旧衣裳摸了过来。二叔又叫小三子过来帮忙,还把家里也不知什么地方拆下来的一段旧木料扛了过来。

这边的邻居多些本地人,虽说不很亲近,但听说光棍小顺子讨了个娘子,都过来看新娘子了。又知道他家要搭一个小披子,给丈母娘住,都说小顺子良心好。穷人都愿意帮穷人的忙,就有个会做些木匠活的,拿了锯子、斧头来帮忙,也有拿出两块木板给小顺子做门的,有帮助去海边上砍芦苇、割茅草的,反正众人拾柴火焰高,依着原来茅屋的山墙,一个刚能容身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小草房,两、三天工夫也就搭了起来。乘这机会,又把多下来的一些茅草加到原来旧屋的屋顶上去,旧屋墙上的洞又用泥巴封了起来。

镇上的妹妹听说哥哥娶了个嫂子,便跟她小丈夫说,又禀明公婆,把家里几床旧被褥送了过来。又过了两天她丈母住了过来,帮他们洗衣、煮饭,小顺子夫妻努力农活,还打算再多开点荒地,多种点庄稼。小顺子的人生自此打开了新篇章。

*************************

作者加注::

小顺子穷得叮当响,那知还有叮当、叮当响的穷人,二丫头母女濒于断炊。*家二叔“也不知道那来的巧思”(是本作者给他的),把二丫头说给小顺子,还把她妈带过去一起过。合情合理地解决了这两家人家的问题,真是个皆大欢喜的事。

二丫头出场了,一副聪敏相,请各位读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篇医学科普小说连载二天上掉下个老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