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的手艺是制茶,但是彭姐爱好蓝染,两人在制茶之余都把时间用在了蓝染工艺上。在明月山房,随处可见这种工艺染出来的蓝布,从山房门帘到随身衣物,都是浑然一体的蓼草蓝。这种蓝,似明月初升时的天空,蓝得让人宁心静气,蓝得让人有归乡的安心感。
因为长时间的染布,王哥的手指着上了深浅不一的蓝色。在距明月山房不远的山坡上,就是王哥和彭姐的“岚”染坊了。新染的蓝布在紫薇丛中翻飞,王哥和染坊的另一合伙人罗丹在准备今天的工作。染料的提取和布料的染制都在这里完成。今天要染的是一张屏风。染制这种长而阔的布需要两个人一起完成,一人握住布头抬高,另一人将布尾沉入染料里反复浸染,这样染出的布面会呈现柔和的层次感。过程中罗丹一直转头问:“能看出布面上的山峦吗?”
在布料与染浆交织相融的短暂时间里,染料在布面上发生了一系列氧化反应,成就了这种明月初升的天空蓝。刚出染缸的布,是墨绿色的,随后逐渐变蓝、成色,这也是草木染的独特之处,能让染布者亲眼见证这神奇的转变。蜂蜡是很好的染布道具。在肆意侵略的染料面前,蜂蜡可以担任保护盾牌,浸透蜂蜡的部分即使沾了染料也不会着色,可以用来在布面上画出手工小绘。而用来作画的工具也是特制专用,一套排开,竟有六柄,用来描绘不同的线条。染坊的陈列室里,收纳着一些长筒玻璃瓶,里面都是用来制作染浆的草木原料:紫草、栀子果、茜草、苏木、玫瑰茄、*柏……就连平日吃的洋葱也能拿来作染料。不同原料染出的颜色也不一样,栀子果是浅浅的鹅*,洋葱皮是更加深沉的落叶*,茜草则是柔和的肉粉色。但是无一例外,染出的布料都带着植物特有的馨香。用来染制粉色的茜草。王哥介绍说这种草村子里到处都有,藏在各个草丛里,用手一扒就出来了。不过这种植物只有根茎部位能作染料,要染出一整张布还得成捆地采集。绝大多数的草木染料只支持热染,这就需要染布者在热气腾腾的染浆旁持续浸染,夏天大汗淋漓的好不难受,冬天倒是暖和。这么多种染料里,仅有蓝蓼可以冷染,染出的颜色也是清凉养眼,于是整个染坊几乎遍眼都是这样素净无争的蓝色。终朝采蓝,不盈一襜。如是的蓝染,如是的明月山房。
——终——蓝染作品欣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