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入校队独行风雪夜
每到征兵的季节,农校校园里就会别样儿地热闹起来。队伍整整齐齐、壮观地排的长长的。所有的新兵胸前都戴着一朵纸做的大大的红花;统一的绿色*装上那一道道折痕清晰可见;*用书包齐溜地从左肩到右髋挎着,毛巾把白色的搪瓷杯系在挎带底部;背包由扁而宽的绿色带子三横两竖的把被褥扎得整整齐齐、四四方方。被褥上面还扎有一双底朝外的*用胶鞋。大礼堂的水泥地面上已铺满了厚厚的一层麦秸秆,新兵们就把被褥横竖整齐划一地铺在麦秸秆上休息、睡觉。能容纳这么多人的建筑在当地还真不多见,地区武装部和学校成为共建单位,感觉跟这座大礼堂有很大关系。地区武装部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借用大礼堂征兵用,几天短暂的集结后,大红花们就启程到各自的部队去了。
大礼堂座落在学校中间,是学校最宏伟气派的建筑,内部空间非常大且没有一根立柱。全校性的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大礼堂的最东边是一个一米高的水泥舞台,舞台很大,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人在台上表演节目。那副旧的木制乒乓球台平时就放在这个舞台上,有活动了就放在礼堂后面的一个角落。放电影时,球台还能放在礼堂中间,给放电影的机器当台子使用。大礼堂的南北靠中间部位各有两扇弹簧门,每扇门都是由中间向两边开,可以向里推,也可以向外拉。门框上下两个巨大的黑色合叶有很强的弹性,始终使门呈关闭状态。大礼堂的门从不上锁,随便进出。南北两侧各有六个又高又大的窗户用来采光。
为丰富师生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学校经常在大礼堂请来电影院的工作班子,播放电影给师生们观看。教职工和学生们都会早早地放好板凳占好位置,抢不到地方的,两侧的窗户上都爬满了人。往往电影还没开始,大礼堂就早已水泄不通。大礼堂的中间离舞台不远处,放着那半张乒乓球台,放映机器就安放在球台上,请来的放映师傅忙碌着,从一个圆形的大铁盒里取出胶片绕到机器上,就等着开始播放时间了。有时电影放到一半会突然停下来,因为当时几家单位都组织播放电影,几个单位同时播放一部电影,一个地方播完马上要把胶片送到下一个地方。若不能及时送到,下一个地方就得“中场休息”等胶片,大家说笑着,也有出去透透气的,都既耐心又焦急地等待着胶片,没有人抱怨。《戴手铐的旅客》、《沙鸥》、《白桦林中的哨所》、《城南旧事》、《平原游击队》、《红日》、《神秘的大佛》等电影都记忆犹新。记得当看完经典反特故事片《黑三角》后的一段时间里,凡是老太太推小车卖冰糕的都不敢去买。
????(图片来自网络)
长征是哥哥和久明是弟弟,兄弟俩住我们家后面一排西边数第二户。哥哥文绉绉、说话慢条斯理、做事有板有眼,喜欢打乒乓球,经常拿着球拍找人打球。一天下午我正在屋山头梧桐树林下闲玩儿,长征拿着一副球拍,在胡同口用球拍和手左右倒腾着球,东张西望。看到了我,喊了一嗓子:“文珂,走,打球去不?”“好来”,正闲着无聊的我急忙开心地答应着。
我俩把大礼堂舞台上那副乒乓球台摆正,长征把球台中间的砖头重新摆整齐,并让我把球台一端的不远处再放几块砖头挡球。长征哥球打的好,总能把球轻轻地接过来,球不高也不低,我正好够的着的地方。他一直鼓励我“呼”球,不用在意“呼”上“呼”不上,无论我怎么使劲“呼”,他总能轻松地接回来。“上几年级了?”,边打球长征哥还边聊天让我放松。“二年级”。每当偶尔蒙到一个好球时,长征哥马上表扬起来:“不错啊,比上次打的好多了,又进步了。不孬不孬!”,球大多数是呼不上台的,不过还好,球台两端后面不远处都摆着一排用来挡球的砖头,打出界的球很多都被那一排砖头挡住了。很多感觉能“呼”上台的球都打飞掉了,有的“呼”出台的球,长征居然能用双腿神速地把球夹住,感觉挺神奇的。在长征哥的鼓励下,左一个右一个,前一个后一个,越打越觉得好玩儿。正打得开心时,姐姐找来了,叫赶紧回家吃饭,妈妈包了我最喜欢吃的肉包子。长征哥说:“那快回去吧,今天打的非常棒,下次再教你用腿夹球。”
一听有肉包吃,没等来喊我吃饭的姐姐,一溜烟地跑回了家,冲进院子就喊:“爸爸爸爸,我今天又打了好几个厉害的球。”一进屋门就看到堂屋里和面用的案板上的那一馍筐刚刚出锅热腾腾的包子,肚子早就饿了,抓起一个就吃,连皮带馅儿咬了满满的一嘴,突然感觉到了什么,边嚼边伤心地问妈妈:“上次不是答应过的吗,下次包包子,皮一定包薄的,这次的包子皮还是这么厚啊”,一边说一边两个嘴角咧到了两边。
妈妈皱着眉头轻轻地回答说:“这次的面又没发好,皮也没擀好,下次一定包成薄的,肉再多放点儿。”
“你每次都这么说,可每次包子的皮还是恁厚”。一边说一边流着泪,嘴巴还不停地嚼着。
“我上大了要包世界上皮最薄的包子吃。”挤了挤眼泪,边用袖子擦着泪说。
“我长大了还要包没有皮的肉包子吃。”可能觉得还是委屈,又狠狠地补了一句。
“还是和长征打的吗?”爸爸边笑着哄我,边打岔地问:“能接得住球了吧?”
“接得住,我还打了好几个厉害球呢,好几个长征哥都没接住!”
“厉害厉害,正巧做家俱剩了点木料,爸爸给你做个球拍好吧,别哭了哈。”听到爸爸说要给自己做一块球拍,高兴地蹦起来,立刻露出了笑脸儿。爸爸承诺的球拍第二天就做好了,拍面有点圆、也有点方,包括拍柄、大小正合适,所有的拍面和棱角都用砂纸打磨光滑。有了属于自己的球拍,打球的劲头更足了。
农校校园里有八张水泥球台,台面是水泥加钢筋筑成的,有一小拃厚。下面用砖头做的四条粗粗的腿,稳稳地托着台面,球网通常是用碎砖头摆的。大礼堂前的小树林里有四张;篮球场前面几排教室,每排教室的屋山头下和前后排中间也都各有一张球台;水塔旁边的家属院前有一张。球台平时除了打球娱乐外,学生一日三餐有很多学生利用球台当餐桌,每到吃饭的时候,三三两两地围着球台吃饭。也有三三两两蹲在小树林边的小砖路上吃的,合伙的一小碟咸菜就放在砖道上。大拇指和食指端着稀饭碗,其他三个手指卷着在碗底抓着馒头,有说有笑地聊着吃着。成群的麻雀在旁边蹦着跳着,叽叽喳喳地享受着被学生们丢弃的食物残渣。
??(刘文*绘)因为有了自己的球拍,也因为喜欢而经常打,慢慢也有了两下子。三年级的一次体育课上,冯老师问有没有会打乒乓球的,我举了手。冯老师让举手的同学放学了到他办公室去试打,若被选中就可以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小学生比赛。
和其他体育老师合用的办公桌就是办公室中间放置的那一张乒乓球台,球台把不大的办公室挤的就剩四周一点点通道了,贴着墙放着几把椅子。毛遂自荐的几位同学差不多都到了,贴着墙或坐或站,都在看两位体育老师打球。冯老师1米8的个头显得特别的高,白净的皮肤、长长的脸庞非常秀气,打起球来面带微笑,动作舒展、柔和。朱老师个头也不算低,黝黑的脸庞棱角分明,打球很有气势,面带杀气。特别是朱老师的发球,应该是他的独门绝技。
朱老师发球时喜欢把两个眼睛瞪得大大地盯着对手,左手掌心朝上,五个手指像鸡爪似的完全张开,把球夹在掌心中间,高高地举着,准备停当开始发球时,往球上吐两口口水,手突然一松把球发出去,球发的很突然、又快又长、角度也大,得分率很高。冯老师虽然总是接不好朱老师的发球,但始终面带微笑,两位老师打的很激烈,我们看得也很过瘾。老师打了一会后就让我们几个相互打打,因为平时有打球的基础,很快就把我确定下来了,光荣地成为校队的一员。冯老师告诉我们几个被选中的队员,我们将组队代表师范附小参加明年开春市里举办的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以后的体育课或每天下午放学都可以在这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球技有所进步,比赛的日子临近,冯老师家离学校不远,也就一两个路口的距离,冯老师告诉我们说,这个周六晚饭后能来训练的就来练练球吧,我再陪你们练练。
周六傍晚就开始下雪,没等吃完饭,天已漆黑一片了,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在地面积起了厚厚的一层。因为早已答应了老师的约定,也因为能成为校队一员的自豪,闹着坚持要去,爸妈拗不过,想着还有另外一个小伙伴一同去,也就没再阻拦。国华也是被看中入选了校队的,家住二中,二中和农校同在一条小路上,两家的校门也就米左右的距离。
严寒的天气又下着大雪,戴了个尖顶硬边草帽挡雪,在下巴处系上草帽绳固定;厚棉袄、棉裤外面套着一层蓝布外罩衣裤;脚上穿的是姥姥亲手做的棉鞋。棉鞋的鞋面通常都是黑条纹绒面、里子是白色软棉布;鞋底是苘麻茎为原材料,经过取皮、泡水、梳理等简单加工工序后制成方形,一层一层刷上饭粥熬成的浆糊,再根据脚的形状和大小剪成脚形的片状,用稍长稍粗些的针和棉线沿着外形一圈圈地纳,纳成厚厚的棉鞋鞋底,最后把鞋底和鞋面缝合在一起,就是一双既保暖又轻巧的棉鞋了。冒着大雪出了门,脚踩着雪地,咯吱吱地响儿。
????(苘麻图片来自网络)
不一会儿就到了国华家屋后,轻手轻脚地在窗户后边,每次连续三次击掌为暗号的约定,没等拍第二次就听见阿姨对着想出门的国华说:“这么晚了,不能出去。”
“快比赛了,我俩去学校打球。”
“天这么黑,又下着雪,不能去。”阿姨声音大了些,显然是对着窗户外的我说:“文珂你也别去了,天太黑了,赶紧回家。”
没等阿姨话音落下就溜了,挣扎着纠结着,还是觉得要去学校练球。虽然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没了同伴的我也能自己找乐,两脚外八字地在雪地上踩出一行整齐的、类似拖拉机车轮压过的雪痕花纹,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
(刘文*绘)
(年壬寅虎年正月初一丑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