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2/3/3 15:26:00
(写在文前:这些话并不是我完整写下来的文字,因为有一些话我还并没有说出来)要说我是为什么提笔写下这些东西,是因为我一直有个信念,就是我要做一个能够影响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人。在别人的眼里,我永远是个对生活充满了好奇,笑声可以穿透,有一股不甘于现在的冲劲。但是,我又是一个太过于极端的不会排解情感,又对任何任何的情感过于认真的一个人,不管是友情,信任,上进,追求完美,一些不屑。致使我其实到现在都有一点迷茫,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想干什么,我该怎么做。每个人都说,现在这几代的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互相的交流越来越不亲近。有些人沉迷在名利场中无法自拔,有些人活成了自己想让别人看见的那种人的样子,丢失了自己。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是被公众的摄像头监控着,我们会被当成一个商品一样被评判。最后高考完,得到了一个还算勉勉强强的成绩。我到了同济。一个新环境,对我来说难免是好奇占了上峰,我开始对一个新城市的探索,对于一个城市文化的寻找,一些旧城气息的寻觅,我爱上一个人在深夜里到处散步。但是后来我发现,我被别人划分为了少数群体,我没有能找到和我一样的人,我也就只能“孤芳自赏”来安慰自己。“内卷”这种情况,说实话,我很不想承认,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扪心自问,我其实是很喜欢学习的,埋头再抬头竟然发现过去两个小时让我感到满足,但是我内心渴求的是最后能有收获的学习。大学的课堂大多数感觉坐在教室里虚度光阴,一两节课下来,甚至还不如玩两节课手机,做一会儿自己的事。感觉在没有意义的作业里面浮浮沉沉,在没有什么批判思想的论文里挣扎。好多朋友抱怨,这思修论文字怎么憋住来啊。但也有同学给我说,她“一气呵成”,要说为什么这么轻松,是因为她大多是复制粘贴微调排版。“潜规则就是,老师要求,就如果写到一般会有好成绩”这是我最近才恍然大悟的,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实践。这样的学习氛围怎么会让人有“想要学习”的冲动,只会觉得被“挤压在里面很是难受”。幸运的是,我仍在在做我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论文,我还是希望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要苟同,不想要用又红又专的“官方套路”文段去“填满”我的文章。做着根本理解不了的实验,只是机械性的重复老师的标准操作,然后记录数据,这哪有什么乐趣。还有,我想谈谈我不怎么想承认的孤独。有很多人匿名问过我“你孤独吗”说实话,我不喜欢承认自己很孤独。因为我脑子里一直记住“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平庸”,而我就恰恰是一个讨厌成为平庸人的人,所以说,我不想接受有点带你害怕孤独的自己,但是我有深深相信“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热爱自由的那颗心,呆在狭隘的天地总是让我觉得约束,可是我的能力和勇气很难去打破这个牢笼,只是我的心早早的渴望飞得更远。可能就是囿于此,我感到一点的荒凉和虚无感,我无法准确地说出我到底想要什么,只是我又好像清清楚楚的觉得,我想要的在这里不太能得到。为什么老是说“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样,做好自己就好了”,但是,偏偏人就生活在群体里面,怎么可能做到“旁若无人”只做自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