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苍溪的,房前屋后都种的猕猴桃。”文笃阳说,苍溪是全国闻名的猕猴桃种植地,对他来说,猕猴桃是从小相处到大的老朋友。文笃阳回到妻子的家乡隆盛镇土门垭村,创办大英县卓维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起了猕猴桃。
猕猴桃的种植对海拔有要求,土门垭村海拔仅米左右。照理说,这里并不适合猕猴桃种植。种植条件不具备,那就让它改头换面!文笃阳从外地拉来吨草泥铺在地上,把弱碱土改造成弱酸土。他从苍溪老家后山寻找野生猕猴桃,摘果取种,并将种子撒在土门垭村的土地上。
猕猴桃种植是门精细活,白天气温过高,不宜进行灌溉,文笃阳就领着大家错峰抢灌,往往是晚上9点以后或者早上5点进行灌溉。文笃阳的辛勤付出没有被辜负,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土地给出了最欣慰的答案——猕猴桃在低海拔地区种植成功。
年,文笃阳带着自家果园的猕猴桃参加了“四川省猕猴桃交流培训与品鉴会”。文笃阳的猕猴桃在外形和品质上均受到肯定,更让人惊喜的是,猕猴桃干物质最高达到了21。“省农业农村厅对低海拔种植猕猴桃进行了肯定,科学鉴定也说明继续种植猕猴桃没有问题。”从那以后,文笃阳信心大增,更加一心一意扑在猕猴桃果园里。
现在,文笃阳的果园里种植了红心猕猴桃亩,今年预计产量6万公斤,综合经济效益万元以上。文笃阳通过流转土地,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加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元以上。他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成功举办猕猴桃采摘节,努力探索农业和文化旅游结合新路。
“我在猕猴桃果园务工,每天挣50元,一个月能挣0多元。”村民廖尔海一边给果子套袋一边说。
除了传统采摘,文笃阳还挖掘社交媒体销路,通过朋友圈和回头客带动销售。前不久,文笃阳投资多万元建设冻库,方便储存猕猴桃。”“我又种植了脆红李、梨子,养殖了宁夏鸡,效益都不错。旁边这块地,我打算发展乡村民宿。”猕猴桃生产和销售稳定后,文笃阳的眼光看得更远了。他头脑清晰地规划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种养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文笃阳返乡创业的成功案例发挥了示范作用,整个土门垭村也发生着喜人变化。
村里的产业园越来越多,村民可以选择在猕猴桃、刺梨、金银花、三七等基地轮流务工,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借着*策的东风,土门垭村正大力发展产业,创新农旅结合新路,逐步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