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时期,医疗物资紧缺,我们在救治伤员的闲暇之余,自己制作消*棉球、纱布、盐水等。敷料,是我们亲手将纱布剪成一块一块四四方方的。棉球,是我们将漂白之后的棉花做成一个个的球状,然后再拿棉布包上,和敷料一块儿放到老百姓蒸笼里头蒸,进行消*。盐水也是自己做的,那时候,也没有井水,只能将河水先拿漏斗过滤掉泥草以后,再放到大锅中进行蒸煮。在当时紧张的战争环境下,尽管医疗条件差,但我们工作却是一丝不苟,碗、镊子等等都要经过高温烧煮消*后使用。棉球怎么擦都有严格的规矩,要从里到外,全方位地把伤口清理干净。大家就是这样尽全力医治从前线下来的战士,让他们少一些痛苦。
医疗队工作除了救治伤员,还要给为国捐躯的战士们做相关善后工作,给他们擦洗后换上新的*装。当年,去世的战友大都是就地掩埋,现在回想起他们,我感慨万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人物简介:苏洁,年9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年8月入*,年12月离休,离休前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基础部*支部书记。她身处革命家庭,*性修养、集体观念强,17岁时她不顾个人安危,投身抗日洪流,年8月在盐南战役中荣立四等功。新中国成立后,她听从*的呼唤,举家从水乡江南迁往冰封北国和燕赵大地,扎根教育战线。她离休不离岗,仍然在家风传承、红色教育等方面不遗余力。
来源:市市直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