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会泽文学第4期总第期丁保
TUhjnbcbe - 2021/8/10 9:33:00
贵州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晨雾

与你散步你在小清河岸曼舞朦胧的仙姿蜿蜒的轻纱超薄的丝绵隐隐显显紧走缓行脚步与你同速扬眉你在眼前回眸你在身后期冀托你纱裙渴慕相挽相行你却总保持远近追追总能零距离旭日笑回过神顿失仙影经了冬度到春错过夏仍梦着下一个秋与你同频

如果你把我忘记

——致《小娘惹》中的二头家

如果你把我忘记我依旧不会离开你烈日下一朵云在你头顶投下阴影寒夜里一团火在你足下捂你脚心如果你把我忘记我依旧不会离开你月光下日光里我是你的身影随着分秒的转移变换着我的形体做你一件永不褪色的外衣拒绝亵意挨近你如果你把我忘记我依旧不会离开你黑夜里融入无边的暗裹紧你颤抖的心风雨袭来雷声响起不再战栗哦——不如果你把我忘记我会远离你站在头顶的云端端详你悠闲的倩影如果你把我忘记我会远离你站在高高的山头遥望你远飞的掠影如果你把我忘记我会远离你坐在软软的沙滩欣赏你搏击的俏影如果你把我忘记我会远离你躺在暗暗的梦乡笑看你柔柔的靓影如果你把我忘记我会远离你藏在静静的角落羡慕你依偎的树影

茚旺赋

(谨以此文献给茚旺的缔造者、关心支持茚旺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曾经和现在耕耘过茚旺的老师及所有的茚旺学子!)岁在丁亥,寂寞钱王,春雷响,筹茚旺,街巷议。喧嚣戊子,诞茚旺,息风止浪。期年未满,崇德高昂,群英亮相;学海和畅,五星飘扬。高规格典礼中,茚旺开张。目标远,人言狂,全域观望。创业艰巨兮,夙兴夜续。组建师资,县内苛刻精挑,免师①冷酷遴选。本土大腕云集,华夏精英荟萃。禹域文化交融,同堂思想碰撞;兴教之花盛放,兴学之风高唱。一长呼,百师应,青蓝促成长,教研放光芒。书山无死角,学海无荒岛。首届破纪录,剑拔弩难收。状元不断,清北相连。茚旺梧桐茂,招徕无数凤凰。精研之风,吹遍钱王山河,花开爨乡②南北,果结云岭西东,凝结成茚旺精神。省内诸校,慕之仿之,却从未超越。声誉鹊起,名闻四方。时逢癸巳,机制改,主帅易,风向变,管治更。守城难兮,向何方?新将稳,承良方,举新旗。求创新。德为根,智为首,育做基,特为辅。归本位,丰内容,铁肩担责,道义开渠。真招实招频出,实干巧干扬长。秋冬不寒,春夏不曝。届届高考,优生倍增。虽为幼学,上万受业,名校深造;数千学子,广布九八五高校;近百仁弟,在近春园上、未名湖畔与精英交游。跨香港,越大洋,穷壤生群凰,破天荒。为远贫愚,达殷实,助兴旺,点燃一炬星火,撒下万粒种粮,会千秋精神,泽百代芬芳。会泽美名,延至震旦北方③。览滇之古今兮,无一流传过这无字牌坊。自此,明清特区,铜商古城,京运栈道源,渝昆高铁旁,春晓④晨曦里,漫海⑤秋辉中,一张闪亮名片,如映日荷花,京都不知会泽,但仰茚旺⑥。时值十岁华诞,正是青春飞扬。四百余蜡炬,焰火旺旺;数千桃李,花蕾待放。攀山路上,卯足干劲;泛海途中,风帆鼓囊。望漫漫长路,前有巨人臂膀,今有潮头航长,征海之舟,浩浩汤汤!注:①:指国家六所免费师范。②:代指曲靖,曲靖被称为爨文化之乡。③:指省外多校慕名而来,有河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学校前来考查学习。④⑤:分别指会泽十景之“翠屏春晓”“漫海秋成”。⑥:孙荣祥县长在茚旺庆祝教师节会上曾说:在北京开会学习,介绍会泽无人知晓,说到茚旺,不仅了解且有人大加赞赏。

草尖上的传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用来形容草山牯牛寨的杜鹃再恰当不过了。每年,朋友圈晒完了青云的桃花,晒完了水城的梨花,再晒小江的凤凰、攀枝花,深山的茶花,天池塘的杜鹃,然后晒各种野草野花。还要闲上两个月,才晒得出牯牛寨的杜鹃。那满山遍野、硕大无比、鲜艳夺目的杜鹃,我心向往之好多年了,可一直没有成行。不行,看不了杜鹃,总得先登登山探探路,过把到过此山的瘾吧。一个本不适合的雨天,终于有闲有伴了。进入草山,天不作美,雨大了不说,那一整块的雾把草山盖得严严实实,几十步开外只听得见牛铃的响声,看不见牛的身影。这样的雾,看不清路,到不了目的地不说,害怕走丢了,天黑前还在山上转,后果不堪设想。抓瞎了,我们只能止步不前。正应了“上天给你关上一道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那句话。我们遇上并请了一位放牧的老伯作向导,他豪爽地答应了。“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路上,热心的老伯一直给我讲着他熟知的传说,有了意外的收获。要不然,这一趟只能是真正的爬山了。走过一段沙石滑脚的险路,听到一首流水浅唱的乐曲,跨过清水河,便来到一片山坡平缓的凹地。缓坡脚,溪水边,有着数个石砌的残存石墙,一汪一汪长满杂草的水塘,星布其间,大如一间房的面积,小如水桶口。我好奇地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大伯说听爷爷辈的讲,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太平,无贼无盗,一天开外路程的地方,如鹧鸡、金牛等地的人们到了青草季节都把牛羊赶到这里,就地砌了露天的石墙,便于牛羊夜间歇息。这里是有名的野猪塘,到他会跟随大人放牧的时候,有时成群的野猪夹杂在牛羊群里,夹杂在家猪群里,只是特别怕人。老远听见人的举动声响,就像刮山风一样瞬间消失在树林、草丛中。他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总想抓一个小野猪来看看庐山真面目,最后也未能如愿。说完发出一声叹息。我回头看一眼那大大小小的水塘,猜测就是当年野猪拱了打泥的泥塘吧。可惜,大伯为未抓到野猪而感叹,我为不能目睹而惋惜。没走几步,他突然笑了起来。据说有一家人的母猪,下了一窝野猪崽,毛光水滑,机灵调皮,引得邻村老少前来观望。有赞赏的,有惊诧的,有说风凉话的,更有污言秽语的。几天后,主人便在夜里把十几只猪崽远送山沟了。唉!愚昧和无知,注定了乡村的封闭,限制了乡村的进步。要是现在可发大财了。又是一声叹息。雾气化为水汽,草尖、树叶粘满了句号和豆粒般的水珠。行走着,洗着凉凉的桑拿,体内的热量被凉气紧封着,冒不出汗。这种外凉内热的感觉,爽爽的。脚上有隐隐的疼痛,搂起裤脚一看,殷红的血水顺着腿肚包如蚯蚓移动。既没摔倒,也没走过荆棘,哪来的外伤?冒血处一个蚕豆大的包包隆起。大伯看了说是被蚂蟥叮的。草山的旱蚂蟥可比水蚂蟥厉害多了。低头细看,好多蚂蟥,一头吸住草尖草叶,像长长的猴手一样寻找目标。你走过便盯上你。只有晴天安全,没有露水它就上不了草尖。老伯说,这家伙,晒干了碾成粉末,遇着雨水又变成无数个小蚂蟥。看罢听罢,浑身起鸡皮疙瘩。过去一个牧羊的妇女,把孩子放在草丛里睡觉,自己却在一旁绣花。突然小孩哭了起来。她抱起孩子哄,哭声不止,怎么也哄不乖。抱在怀里走着、颠着,像往常一样哼着小调,摘来山花,抱来小羊羔甚至喂奶也无济于事。自此,孩子都会忽然惊哭,或早晨或中午或*昏甚至半夜五更。一家人四处寻医问药,跳神打卦,访仙问道,孩子的哭闹依旧不止。脸色渐渐*了,身体一天天消瘦如柴了,呼吸只用一只鼻孔,后来就只能张口喘气,脾气暴躁起来。母亲以泪洗面,度日如年。一个日落的*昏,一个外乡人来到她家门前求宿。家有哭闹的孩子,谁也无心理会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更何况听过无数个因留宿外乡人而家财被盗、牛羊被偷、房屋失火的故事。可这人偏偏赖在草屋檐下,苦苦哀求。或许是暮色已近无法前行,或许是饥饿难忍脚已沉重,或许是他知道过了此村再无此店,他干脆倚着石墙扶着拐杖蜷缩在墙根准备如此过夜了。善良的孩子妈待孩子安静时,无奈地把路人请到草棚里,烧了家里为数不多的洋芋,做了最后一撮燕麦面的粑粑烤给路人吃。路人讲述着自己求宿被冷落、被辱骂、被唆使恶狗追逐的恐怖经过,路过他家看到主人虽不搭理可也不使坏的情形,便认定了这家人可以借宿墙根而放心过夜的想法。主妇也诉说了小儿病情的原委。外乡人又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便问主妇家里有没有盐,主妇一脸茫然,叫苦不迭。哪有什么盐呀,你还嫌洋芋淡吗?你还嫌燕麦粑粑不香吗?这已经是家里能拿出待客的最好的东西了,心想你这个不知满足忘恩负义的东西,你还给个指头又想要个锤头了。你走吧,我家再没有什么盐了,更没有供你铺盖的毡毡,有的只是墙旮旯里堆着的燕麦草。温柔的主妇暴着涨红了的脖子下了逐客令。外乡人急了,忙解释说自己不是要吃,而是另有他用。主妇听完,旋风般走出破门。大约个多时辰,手里攒着刚谢花的毛桃大小的川盐回来了。主妇抱来孩子,外乡人把化好的盐水滴进孩子的鼻孔。不久,一个喷嚏,一条蔫了的蚂蟥和着鼻涕迸了出来。这夜,孩子再没哼过一声,翌日,孩子也再没哭闹过。主妇一家牵来一只肥羊,宰杀待客,宴请乡邻。自此,草山人便知道了盐是蚂蟥的克星。三日后再三挽留不住,一家人与外乡人洒泪惜别。老伯紧走几步,从一块正面稍凹的石头上抓来一把雪白的盐(现在草山的牧羊人常在牛羊途经处的石头上撒盐供牛羊自行食用),蹲下身就往我鞋上,裤脚上,脚脖子上擦,弄得我莫名其妙。擦完站起身说,好了,这烂蚂蟥再也不敢沾惹你了。浓浓的沉沉的雾又压过来了。跨着沟坎,绕过石头,躲过刺丛,艰难地行走着。走过一条条山梁,跨过一槽槽深沟,老伯又停下脚步,搜寻着什么却又寻而不得说,大概就在下面不远处,有一个窝风背气的石洼,叫死羊窝。某年,傍晚时分,马刺花大的雪片铺天盖地落下来,羊倌眼看不能把羊赶回家了,就把羊群圈在一个几块大石头围成的石洼里。不一会雪就没了膝盖,淹了羊背,羊倌紧裹毡衫靠着石块护着羊群。多天后,当人们找到羊倌时,人和羊雕塑般挤满石洼。自此,牧羊人无论晴天雨天,冬天夏天,晴天雾天,都要在日落前赶羊回圈,否则,家人就要迎到半山。草山的雪原来是这样可怕!前面约一里外是一个雄峰,兀立的山石是桂林山景的缩微图。此处看不见羊群也听不见牛铃。几只黑色羽毛的似鸦非鸦的大鸟贴着草皮低飞。过去有一种叫雕的鸟,形似鹰,体大,翅长而阔,凶猛无比,喜居高处。在这高高的尖尖的石上,眼睛滴溜溜地转,搜寻着食物。也常常盘旋于高空,还能在空中静止挺立多时。只要是它瞄准的猎物,都逃脱不了它的利爪。如果羊就在附近,那就无异于送入虎口,小羊、半大羊常常是它的美食。据说,即使你把羊放牧到附近,羊也会嚎叫不前,腿抖身颤。直到现在,知道的人都不敢把羊群放到附近。由此得名鹰雕岩。鹰雕岩不远处,便是土匪窝。当地人都认为这里的土匪是好土匪。不偷周边人家的东西,不抢会泽到东川沿途的过客,偶尔有毛贼小盗在周边偷鸡摸狗,拦路抢劫,亦会贼头上揭墓,把财物返还给受害者,时不时教训一下当地大户,深得穷苦百姓好感。好多次都有持棍扛枪的前来问讯清剿,都被人以不知道或错指方向搪塞过去,得以驻扎此山多年,也得益于选择了“占据牯牛寨,三山五岳都要败”的有利地势。多年后才知道,其实此处并非是常住之地,而是避难之所,凡是有风吹草动,便来到此地小住几天。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环境隐秘,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像样的山路。在长着伏地柏、杜鹃和一些不知名灌木丛的缓坡上,草山和牯牛山顶的中间,有一个微微隆起的土堆,叫姑娘坟。从前,一个地主的女儿,人称杜鹃,实比杜鹃艳丽。她看上了一个穷小伙,遭到父母的百般阻挠,倔强的姑娘却生死相许。棒打无效,父母又心生一计,提出等小伙家有了一百只羊时,就同意姑娘嫁给他。姑娘高兴了,小伙犹如看到了霜后的草牙雪后的凌化,谋划着展望着自己拥有一百只羊的情景。草山的草青了又*,*了又青;草山的杜鹃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草山的雪化了又下,下了又化。小伙家的羊一天天肥壮起来,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又一个羊儿下崽的季节,小伙家的羊壮大到了九十九只,再过几天,一百只就凑足了,甚至是一百零几只就在眼前。怀揣着美好爱情梦的小伙心里像吃了岩蜜一样乐开了花。一个朝阳染红山梁的清晨,小伙揣藏着喜讯前去告诉姑娘。一路天宽地阔,一路草欢树舞,一路水唱山笑。想象着见到心爱姑娘的情景。她会有多高兴想象不出,她的父母一定是满心欢喜,热情款待,约定婚期,准备婚礼……姑娘家门前,一片狼藉。院里横七竖八的是烧剩的木棍柴禾,牛羊圈前是歪扒斜拗的桌凳残锅,撒遍房屋四周的是木渣牛粪,堆满墙脚的是纸灰残羹……高门紧闭,方窗破烂,牛羊哀嚎,鸡狗无声。小伙仿佛知道了什么,双腿一软,瘫在了墙角。地主就在小伙家的羊将要有一百只时把女儿许给了邻村多次托媒说亲的另一地主家。因女儿反对,一拖再拖,眼看拖不走了,就背着女儿答应这门亲事。邻村地主家的公子是个十里八村有名的好吃懒做的癞蛤蟆。长相粗野、凶横,是人见人怕的地头蛇,他早就对杜鹃垂涎三尺。既然定亲了,就紧催紧逼快点成亲。杜鹃死活不依,蛤蟆就强行娶亲。就在迎亲前夜,杜鹃割腕自尽。蛤蟆得不到人,带着一群畜生,暴打了杜鹃一家,杀猪宰羊,毁了大半个家当。小伙醒来的时候,是在一堆燕麦草里。杜鹃邻居给他还原了真相,就又昏了过去。等他再次醒来,早已变了人形。他喘息着,挣扎着,向远处的山巅爬去。双腿一伸一缩,两手一前一后。爬呀爬,挪不动了,就躺着;撑不住了,就喝点山泉,就吃点草根。手掌破了,指头流血了,膝盖也破了,流血了,他继续爬。衣袖破了,手拐流血了,他继续爬。羊皮褂破了、碎成条了,他继续爬。天昏地暗,青山震颤,他继续爬。爬!爬!爬!滚落深沟,爬!爬!爬!爬到一堆火灰旁,又昏了过去。四仰八叉,一个用皮开骨露的模糊的肉体写就的“大”字嵌在烤干了草的地皮上。山风哭泣!飞鸟低吟!树叶啸啸!草尖滴泪!再醒来,用枯枝似的十指,挖来泥土,覆盖了火灰。多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个高高的土堆上开满山花,一个瘦削的石头遥遥相对。可怜!可悲!现今被牛羊踩踏得近乎平地的姑娘坟,稀疏的*草叶冷冷地在风中蠕动。雾,如大雨来临前的乌云,贴着草丛,一动不动,毛毛细雨凝聚在眉毛上,头发上,结成小小的水滴,滴在脸颊上,脖颈上。走过十步开外,又看不到这让人酸酸楚楚悲悲痛痛空空白白的姑娘坟了。无论是荒村野户,还是皇宫帝廷,父母的横加干涉,往往是造成悲剧的根源。可怜了这牧羊姑娘,这广袤草山的一朵艳丽杜鹃,就这样凋零了,枯萎了,化作泥土了。又一阵风吹来,浓浓的雾又覆盖了那个土堆。再回头,不见了。草尖上的露珠,如杜鹃花瓣上掉落的泪滴,没有亮光,一点也不澄澈,浑浑的、浊浊的、跟灰蒙蒙的雾混在一起,消散了,消失了,消弭了,在这沉寂的山野……走过一坡坡,一沟沟,一梁梁,不知走过多少时间,走过几多里程,雾浓了又淡,淡了又浓。在左上方的一个凸起的山头上,那个嶙峋的长满苔藓的巨石,似佝偻的老头、昂首的羊,似引颈的牛、嗅味的犬……你是谁?是当年追求牧主女的牧羊小伙吗?在等候在寻找在思念你心上的姑娘吗?在这高高的山岗上,碰到你寻找的姑娘了吗?几十年,上百年,总该有一点音讯吧!满坡的羊,摇铃的牛,你走过的树间,你趟过的草丛,你饮过的山涧,遇过主人心间失落的花蕊吗?你吃过牧羊女泪染的草吗?你嗅过主人为找心上人洒落草尖的血腥吗?你嗅过那朵最美的杜鹃上摇落的花香吗?一对痴情的山男山女,一个美好的追求,一段凄美的故事,一个不愿重提的传说,如一颗朝升暮落的露珠,悬在草尖,诉说着经年的不幸,可除了放牧的老伯,不知还有没有人知晓?呜……呜……山风的密码,我无法破译。下到滴水岩河边,再登至观景塔的公路,回程的路算是结束了。即将结束行程返回到小犀牛,四周依旧浓雾沉沉,遮盖了山头,锁住了沟壑,埋没了牛羊。可小犀牛的蒙古包甚至游客,犹如在碧海蓝天间近在咫尺。漫步、拍照、吃牛屎烤洋芋,举手投足,清晰可见。于是,我又有了惋惜和欣喜之情。惋惜的是,陌生的路段,有着动人传说的地方,却那样模糊,看不清原貌,回头细看,却再也寻觅不到一点影子。欣喜的是,觉得天将放晴,余下的路不再艰难而轻松。看出来我的情绪,老伯便笑着说,别高兴,离开这筲箕洼,却是一样的雾——无论是高处还是低处。我一脸迷茫,疑惑不解。他继续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罗英秀才(传说中的仙人)途径此地,这里因地势四周高中间低,雾比周边更浓更沉,大白天骡马都无法前行。队伍不得不停下来乘机休整。几个时辰过去了,雾依旧不散,天将晚了,雾依旧不散,急得秀才挠耳搔腮,急得队伍骂山咒水,急得骡马甩尾嘶鸣。罗英秀才不得不使出杀手锏。他近乎摸着前行,站到这洼塘的一个稍高的土包上,掏出不得不用的三叶扇,扇一下,雾气亮出了一个圆,扇两下,雾退出了一个圈,扇三下,雾四散消失,头顶露出一个见天的大穹窿,似显出微光。老伯笑笑,大概跟现在差不多吧!从那天起,草山到牯牛寨的沟沟壑壑,无论气候怎样突变复杂,小犀牛却很少雾霭沉沉,即使天阴得很重,小犀牛也一晃眼就烟消雾散。也是从这天之后,罗英秀才的骡马从这里经过,留下了仙马槽、石阶路这些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和遗迹。这段石阶路,现在还留下深深浅浅的马蹄痕迹。这段路则更为神奇,罗英秀才的人马走过这段,身影便飘在雾中,踏在云上慢慢消失,往后的路段再也不见马蹄的痕迹。当地人也叫这段路为天阶路——仙人天马由此上了天廷。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还想让老伯详细讲讲因爬坡上坎中断了的雪茶、铁歇子、野包谷等高山植物的神奇功效,公山母山的奇形怪状,仙马槽的潺潺流水……草山,仿佛每一颗草尖上都像悬着的露珠一样悬着一个传说,不知还有多少谜等待揭开!可他谢绝了,丢下一句“我要去找我的羊了”,便大步流星,健步如飞地走了,眨眼间就消失在他指的天阶路方向的铁栅栏处。老伯是个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才是阅历丰富且深沉而稳当的智者,如深水无纹;有故事的山便是大海草山一样,坡缓、壑深、顶秃、连绵,一目了然而又朦胧深邃。我陪着友人来过多少次,记不清了。每次都是为了他人匆匆而来,每次都是陪着友人饱饱口福说说笑笑而匆匆离开,睡一觉起来,脑海里没有留下这“大海”里的一滴“水”。当我想来真正认识它,了解它,探索它,欣赏它,就有了巧合机缘,得到意外的收获。为生活,为人生,得到一段曾经来过抹不掉的记忆、启迪。今天,不虚此行!要是哪天在登顶牯牛山头的路上,树立着这些传说名称的路牌或石碑,草山就更厚重了,甚至游人得到的不止单有烧洋芋的香味,更有传说的韵味,久久弥香,挥之不去。何时,来汲一捧仙马槽的水,品一品这仙山神露的味道,可没留下这牧羊老伯的联系方式,茫茫草山,沉沉浓雾,再无牧羊人的身影。不少传说,将成永远的谜。顿时,心生失落。还好,山还在,村不远,一个散落山间的错落的石板房村庄,隐约从雾中露出,缭绕着醉人的炊烟……

作者简介

丁保顺,男,汉族,年3月生,云南会泽人,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教师,县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鸭绿江》《曲靖日报》《中学生学习报》等省市级报刊。指导学生征文、作文竞赛获国家级、市级表彰奖励且发表作品、获聘担任小记者、通讯员,参与创办编辑校报、作文、论文集等书刊多本。本期编辑:王莉播音:蒋楸钰摄影:朱国智刊头设计:尹永宏编审:施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泽文学第4期总第期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