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的茶知识,感受悠久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道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学习礼仪。
茶文化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的人们的喜爱。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
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一、活动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走出校园,在静谧的大自然里、在景色宜人的茶山上,与嫩芽亲密的“接触”,既在体验中锻炼了实践能力,又在体验中感知了茶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认识茶、了解茶,让爱茶的人更亲近茶。将茶真正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学习及人生旅途中。我们从茶中懂得道理,从茶中得到行为的规范,同时大家也在学会中畅所欲言,结识挚友,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做一个高雅脱俗,热情向上,平易近人的茶人。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向大家展示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让同学们漫步于茶文化沁人心脾的小径之中。
二、活动内容
1、采茶乐
2、制茶趣
3、学茶歌
4、茶之形
5、品茶香
6、习茶礼
7、禅之花
8、研茶席设计,知茶与艺术的结合之美
9、笃行之(学以致用)
10、观茶史,识茶道
11、习有所得
三、活动内容
采茶乐
新竹背篓采茶女,俏影丽容赛繁花。
纤手筛取嫩瓜片,屈身烘得细*芽。
挎上竹篓,戴起斗笠,换上装备,清新的造型,行走在茶园,
一摘一闻一放,轻轻地将新茶摘下放入篓中,将小小的茶篓装满新茶。
制茶趣
红心绿叶沐甘霖。择时摘采姑娘巧,
察色炒揉师傅勤。甘醇香郁观音韵。
晒青、摇青、炒青、揉捻……每个环节都是那么的有趣,又那么的重要,
用心做好每一泡茶,是每个茶农最大的心愿。
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茶农伯伯的艰辛不易,
教会了我们探究与合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读书亦是如此……
安溪茗祖敬观音,礼佛十年呈赤心。
半夜纵情求鹤梦,一生致力弄茶林。
蜓头重实堪称铁,蛙腿鲜肥可比参。
七泡有余香馥逸,兰花琥珀待君吟。
茶之形
忘人间之灼色,感心中之清明。
唯万籁皆寂静,空天下于尘埃。
小阁烹茗茶,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正衣冠,明事理,礼仪之始也。
作揖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展臂扶手,至胸前合拢手立掌。
拱手,手立掌平,男左掌前,女右掌前,磬折躬身(30、45度不等),
平胸外推,停滞,同时身随胯部磬折,头身一体不动。
作揖礼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
品茶香
一壶茗茶绕书香,如沐春风润心房。
品茶论道天地宽,巧遇诗仙来梦乡。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请,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习茶礼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则“通音律,善诗词,雅生活”有何难哉?
文化的美,是最能够打动孩子的一种美,
它在孩子的内心创造深刻的体验,成就毕生的记忆。
茶道融合了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习泡好一壶中国茶,是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里包含了恭敬、精俭、尊敬自然、沉静。
茶之花
一叶一花一大千,一霜一劫一人间。一嗔一念一修禅,无穷般若化青莲。
插花,指以自然界的鲜花、叶草为材料,通过艺术加工,在不同的线条和造型变化中,融入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而完成的花卉的再造形象。茶席中的插花,非同一般的宫廷插花、宗教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插花,而是为体现茶的精神,追求崇尚自然、朴实秀雅的风格。
研茶席设计
知茶与艺术的“结合之美”
以茶为灵*,茶具为主体,茶席方寸间,道饮禅茶意。
茶席设计是指以茶为灵*,以茶具为主体,由不同的因素结构而成的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一个茶席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美学基础上,需要合理的空间设计及和谐的色彩搭配,才能创造出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
笃行之——学以致用,研有所得
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
以茶兴文、以茶作礼……茶禅一味,有何难哉?
品茶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
“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
世人若解茶之道,不羡仙人做茶人。
以一片树叶的故事开启悠久茶文化历史,学茶艺、懂茶道、习茶礼,从中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观茶史识茶道
小小茶叶两头尖,风里雨里一叶船。
茶史漫漫如画卷,香茗相伴细细展。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第一天
时间
课程
内容
上午
抵达基地
采茶乐
新竹背篓采茶女,俏影丽容赛繁花。
纤手筛取嫩瓜片,屈身烘得细*芽。
中午
午餐、午休
下午
制茶趣
红心绿叶沐甘霖,制茶少年有钻劲。
甘醇香郁观音韵,茶圣闻之也动心。
学茶歌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晚饭
晚上
茶之形
小阁烹茗茶,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第二天
时间
课程
内容
上午
品茶香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请,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中午
午餐、午休
下午
习茶礼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则“通音律,善诗词,雅生活”有何难哉?
晚饭
晚上
茶之花
一叶一花一大千,一霜一劫一人间。
一嗔一念一修禅,无穷般若化青莲。
第三天
时间
课程
内容
上午
研茶席设计
知茶与艺术
的“结合之美”
以茶为灵*,茶具为主体,
茶席方寸间,道饮禅茶意。
笃行之
学以致用
研有所得
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
茶禅一味,有何难哉?
小小茶叶两头尖,风里雨里一叶船。茶史漫漫如画卷,香茗相伴细细展。
中午
午餐、午休
下午
观茶史
识茶道
世人若解茶之道,不羡仙人做茶人。
返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