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八坼斥城直流古运河未堠一望江南雨
TUhjnbcbe - 2021/7/27 19:11:00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正名:《八坼》作者:*老斜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古运河畔水陆要地,素有“江南烟雨城”美誉的水乡古镇:八坼。东西跨运河,南北分苏杭。与松陵,平望,菀坪,同里四镇为邻。精致小巧,温婉如玉,乃典型鱼米之乡,吴文故里。

古时八坼属范隅上乡,两岸均有市廛。宋代在此设急递铺“庙泾铺”(相当于物流集散中心)。明初,居民仅数十家,嘉靖年间增至余家,均在大运河西岸设酒肆,供行旅之人饮食歇息。清代起在运河东岸逐渐发展成集市。雍正四年分吴江县为吴江、震泽两县时,属吴江县。宣统二年实行区域自治,八坼设镇。民国元年1月,江震两县重新合并为吴江县,八坼为乡。

史书中八坼的名称有:八测、八斥、八赤、八尺(吴语中,“坼、测、斥、赤、尺”发音近似)等多种。清康熙《百城烟水》有云:“塘自北来,至此向东而南,向西复南,俨如弓形,唐代范传正治水劈河而直其路,斥土为二,故名八坼。”。另一种说法是,古代沿运河塘岸设有侦察瞭望之所,称“斥堠”,此地序列第八(从秀州王江泾起算,至苏州尹山,分子堠、丑堠、寅堠、卯堠、辰堠、巳堠、午堠、未堠、申堠、酉堠、戌堠、亥堠),故名八斥。

地名如此神奇,到八坼一定要走走老街,方能领略其悠久历史和深厚内涵(一岛、二港、四桥、一宅、一庙)。

一岛二港(南港北港)

八坼的老街,沿塘河展开,运河之水自西向东经大浦港蜿蜒百米,至城隍庙前一分为二,向东南和东北分流成两条小河,分别叫北港和南港,后再汇合,由此形成一个“小岛”。街道即沿南、北两港而成。

四桥(联源、合浦、永宁、万安)

北港和南港上各存有两座古石桥,分别为:联源、合浦、永宁、万安。

南港联源桥居东,南北走向,梁式单孔,采用花岗石建造,桥两侧刻有“联源桥”字样,初建无考,清同治十三年()四月重建,桥身上镌有对联,东向为;“共庆梁成,时维四月;群欣国寿,号合千秋。”,西向上联为:“势挟河山,人文毓秀”,下联为建筑物所掩而不知。

合浦桥在西,俗称祝家桥,南北走向,初建于清乾隆五年(),清光绪年间重建。梁式单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17.8米,宽3.5米,孔高3.33米,跨径4.25米。南、北台阶分别为16级、14级。桥构件以青石为主,桥两侧刻有“合浦桥”字样。桥面有花岗石护栏,栏石上雕有花卉绞籘。桥栏柱头原雕有形态各异的四只石狮,后毁于文革。

一宅(沈宅)

沈宅建于清末,其主人原为八坼石铁村人沈少祥,据传摇航船出身的沈少祥曾经在途中偶得金银财宝,遂在八坼镇上造房置田。(北港永宁桥和万安桥分处沈宅东西两侧)

宅院坐南朝北,现存三进,均为楼厅。第一进门前建有廊屋,东西两个发券,西发券与西侧人家的廊屋连接,形成数十米长的廊街。廊屋临水砌有石驳岸和单落水河埠,临水而居的水乡风情非常浓郁。

第一进后有一夹道,东侧为楼梯,往里为石板天井,天井北侧置有清水砖雕门楼,因在“文革”中遭受破坏,门额已难以看清,上面的纹饰尚在。第二进东、西侧均建有厢房,后面原为一个宽敞的天井,现建有平屋。第三进厅前置有翻轩,后面有一院子。沈宅东、西两侧均置有观音兜与马头墙相结合的风火墙,门面墙高处饰有雕花纹饰。

一庙(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北港万安桥西南堍。该庙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年),坐东面西,临水建有码头和淌水河埠,现存有后殿、偏殿等建筑,院中仍立着一块清乾隆三十七年(年)四月所镌的“奉宪严禁恶丐”碑,碑的上款镌有“吴江县正堂”字样。

老城隍庙的河埠砌筑成一巨型神龟龟首模样,龟首正对西面的大浦港,原来庙的门楼矗立在龟首之上。四座老石桥仿佛神龟四足,登高俯视神态毕现。

在老街流连忘返,与英才隔空对话。

八坼人文荟萃,精英辈出。明登州知府陶朗先、清代名医徐大椿、保定知县沈翰、雕刻大师屠士元皆是八坼人。现代有机化学家赵仁铸、放射化学家杨承宗、核工业专家徐润达等是八坼之光,在各自领域作出卓越。

戏说八坼,意犹未尽。老斜再给诸位分享一段八坼抗倭传奇。

明朝末年,戚家*奋勇抗倭,屡战屡胜。消息传来,八坼民众倍感振奋。八坼义士张洪贵联合本地望族绅士,组织乡民筹建自保*(便衣队)。在集镇四周挖掘陷阱,(阱底插上锋利的竹签,阱面用泥草伪装),采取“诱敌深入、分众合击”之战术,歼敌百余人。“八坼抗倭”首战告捷,全县百姓深受鼓舞。

“八坼之战”赢得干净漂亮,受戚继光嘉奖。此后,松陵、平望、盛泽、王江泾等地效法八坼,纷纷组织自保*有力地配合了抗倭斗争。为了统一指挥,增强战斗力,戚继光把这些地方武装联合起来,并在嘉兴、盛泽至吴江的沿河一带,建立十二个坼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八坼序列未堠(第八)。

游古镇,听传奇,最后来说一说,八坼“两蛋”(不是两弹一星的弹哦)。

八坼有句老话(其实是老斜说的):东西八坼赤西东,南北八尺测北南。东西南北有两蛋,皮蛋咸蛋蛋中蛋。

八坼皮蛋甲江南

著名的“八坼皮蛋”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据说在八坼的黑龙村和汤华村,养禽和蛋品加工产业同样历史悠久。这里河荡密布,水生资源丰富,水陆面积各占50%,历来就有放养水禽和加工蛋品的习惯。由于这里出产的蛋品不仅新鲜,而且品质较好,久而久之,八坼皮蛋开始名扬周边,很多人慕名前来收购。

其实,要做出美味、安全的皮蛋,可是有讲究的,其关键有三点,那就是蛋源、选蛋、配料。据了解,蛋鸭分春鸭和秋鸭两种。一般来说,鸭产蛋一年后就要换一批新鸭。新鸭产的蛋,蛋质紧密,蛋**中透红,做出的皮蛋口味更好。选蛋是有技巧的,这一技巧不是每人都能学会的。

挑选时,工人们通常左手两只蛋,右手一只蛋,手中的三只蛋相互轻扣,如果发出“扑扑”声,说明蛋有细微的裂缝,就剔除在一旁;如果声音听上去很清脆,那是合格的蛋。

在制作“八坼皮蛋”时,将新鲜的合格的鸭蛋洗净后,浸在配好的料液缸中腌制,料液配方由一定量的纯碱、生石灰、无机盐和水等组成,室温控制在15℃~30℃,温度低了蛋会发*,高了口感变差。一般来说,封缸浸泡25—35天后即可出缸,出缸后的鸭蛋便成为可食用的松花蛋。为保存较长时间,皮蛋可用泥进行外壳包涂。

八坼皮蛋,味美鲜香,清凉爽口,咸淡适宜,食而不腻,具有清凉、明目、平肝、降血压、开口味等功能。

典故相传在明代泰昌年间,吴江有一家小茶馆,生意兴隆,招待客人很忙,主人就把茶叶渣倒在炉灰堆中。他家的鸭子又常在炉灰堆上生蛋,主人难免漏捡鸭蛋。一次,主人清理炉灰渣时发现了不少鸭蛋,以为不能吃了,谁知剥开一看,里面黝黑光亮,上有带白色松花针花纹,香味扑鼻,尝一尝,鲜嫩爽口。这就是最初的皮蛋。后来,经过人们不断摸索改进,皮蛋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

八坼咸蛋名四方

八坼是咸鸭蛋之乡,咸鸭蛋的品种很多,有五香熟咸蛋、红心熟咸蛋、双*保健咸蛋等。端午过后,炎炎夏日,煮上几个八坼咸蛋,就着冰镇绿豆稀饭同食,爽口爽心,暑气立散。

咸鸭蛋是以新鲜鸭蛋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而成的再制蛋,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咸味适中,老少皆宜。

品质好的咸鸭蛋外壳干净,光滑圆润,蛋壳呈青色,蛋白洁白凝炼,咸味适中,油多味美,用筷子一挑便有*油冒出,蛋*质地细沙,分为一层一层的,由浅至深,越往蛋心越红,中间无硬心,味道鲜美。

习俗立夏当日,小孩都要在胸口挂上用五彩丝线编织的网兜盛装的咸鸭蛋。取“鸭”“压”谐音,挂鸭蛋,有压邪不得病的意思,也有压住重量不让减轻的意思。

有古迹名胜,有传奇典故,还有美味两蛋,这样的小镇,你不来走一圈,一定会后悔的哟。老斜在吴淞江畔,等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坼斥城直流古运河未堠一望江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