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情不知所起竟送了性命
TUhjnbcbe - 2021/7/21 21:57:00

今天读书,读到一首朱彝尊的词《高阳台》,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为了讲述方便,还是先将这首词和序录下来:

吴江叶元礼,少时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泉,两处难寻。

从朱彝尊的序里,我们可以知道故事的梗概:吴江有个叫叶元礼的青年,有一次路过流虹桥的时候,被一个在楼上看风景的少女看到,竟一眼万年,相思成疾,直至病死。就在这痴情的女子刚刚气绝之时,恰巧元礼再过其门,女孩的母亲把女儿临终的遗言告诉了他,叶元礼深受感动,进到屋内放声恸哭,女孩这才最后闭上了眼睛。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多么美好相遇啊:春光正好,暮春的江南早已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少女躲在被绿柳红花掩映的窗帘后面看风景。流虹桥倒映在平静的西塘河面上,在春日阳光的照映下,熠熠生辉,恰如这桥的名字,一弯彩虹随波流动。桥上人流如织,本来都只是风景,忽然一个白衫士子,丰神俊逸,温润如玉,挺拔如松,硬生生就从风景中跳了出来,跳进了女孩儿的心里。一如在元夕夜掀开薛绍脸上昆仑奴面具的太平,又如风陵渡口初遇杨过的郭襄,从此,把那个身影深深地刻进相思里。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羊车”的典故大家可能都知道,晋武帝司马炎(就是那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的儿子)后宫佳丽三千,到了晚上也懒得自己选择要去哪个宫里休息,就坐个羊车随意而行,羊停到哪个宫门口,他就在哪里休息。后来有个成语叫“羊车望幸”,用来形容希望得到重视和宠爱。“青禽”传说中为西王母传信的信使,和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一个意思。整个上阕都是从吴江女的角度来写的。看着那个身影走近又走远,听。到路人指点,说他就是叶绍袁和沈宜修的孙子,哦,原来就是那个传说中“少有隽才,美丰仪”的叶元礼啊,人说他“望之如神仙”看来不是虚传。可是,就算知道他是谁又能怎样呢?作为一个受礼教束缚,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的大家闺秀,她没有办法唤他驻足,只能看着他消失在远方的浓荫里,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少女心事,无处可诉,无可排遣,只能一日日倚窗而望,梦想着有一天,那个身影能再次出现在流虹桥上。

下阕是从叶元礼的角度写的。“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珮冷,紫玉烟沉。”朝云化用的是巫山神女的典故;明珠珮冷和紫玉烟沉出自《搜神记》同一个故事:紫玉是吴王夫差的女儿,喜欢上了一个叫韩重的青年,愿结为夫妻,韩重去游学,托家里人去提亲。夫差不同意,"玉结气而死"。后来韩重回来,到紫玉墓前吊唁。紫玉的*魄出来与韩重相见,并邀请他到墓中住了三日三夜(聊斋桥段)。临别时,取出一颗寸余的明珠送给韩重,告诉他可以拿着这个信物去跟夫差说明他俩的事。夫差当然不信,还说韩重沾污了女儿名声,盗取了女儿墓葬中的财物,要对他治罪。到了晚上,紫玉的*魄自己回去见夫差,说明了情况,要求父亲不要治韩重的罪。紫玉的母亲听到声音,赶紧跑出来要抱紫玉,紫玉却化作一股烟尘散开了。这句说的是,等叶元礼再来时,吴江女已经如紫玉一般化作烟尘,而她留下的明珠已经变冷。“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说的是物是人非的遗憾,此时又是一个春天,人面不再,桃花无主,满眼怅惘。“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泉,两处不寻”。叶元礼也是个长情之人,虽然没有见过这个女孩子,但对这个深情至死的女子,他也是满心痛惜,只盼望那条她曾经日日张望的长堤上,每一棵小草都长满红心,回报她深情的相思和爱意。然而,无论他怎样痛惜沉吟,就算他能象权力无上的君王一样,上穷碧云落下*泉,终是不可能再看到她倚窗而立的身影了。

知道故事梗概了,整首词并不难懂。虽然词也很美,但更让人想说的,其实是这个故事。现代人很难理解那种一见钟情,就算是一直都比较文艺比较细腻的我,也是在很多年以后,依然会时常想起第一次见到刘先生时他脸上灿烂温暖的笑容,才慢慢明白,一见钟情是真的存在的。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遇到,但一定有些人会遇到。记不清是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一见钟情是对方以最大程度满足了你对爱情的幻想和需求。以叶元礼的家世,他的祖父是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祖母和姑姑也都是当世有名的才女,生于这样的诗礼之家,再加上他本人的长相俊朗,少有才名,估计就是《世说新语》中“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样子吧,这样的风姿气度,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女孩对爱情的幻想和需求也就不足为奇了。只可惜吴江女生在了那个时代,一个女子,无论怎样的钟情于人,不但不能追求和表达,甚至,都不能表露,只能深深地藏在心里。有道是“情深不寿”,如果情深而又不能表露,就更要不寿了。而叶元礼,以序中“入而哭”的记述看,应该也是个“多情”之人,查了一下,他的寿数也不长,只活了39岁。顺便八卦一下,纳兰容若的妻子的墓志铭就是他写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情不知所起竟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