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江湖奇侠传白话版第1章怪儿子
TUhjnbcbe - 2020/12/1 17:49:00

《江湖奇侠传》创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原著作者为平江不肖生,该作品乃是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韩诺加以整理改编,望以后能通过有声的形式,为大家呈现该作品,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部民国时期经典的武侠小说吧。

从长沙小吴门向东走,一过了苦竹坳,远远地就能望见一座高山,直耸云表。

山巅上有一棵十几人才能合抱的白果树,长得粗枝叶茂,要是在树底下摆上几十桌酒席都不成问题的。

因为这棵树的位置在山巅最高处,所以在五六十里以外的人,都能看见它就跟一把大伞一样遮住了山顶。

这座山横跨长沙、湘阴两县,巍峨陡峭,没点体力根本就上不去,当地人都管这座山叫隐居山,因为据传说:在清朝初期的时候,有几个明朝的遗老隐居在这里,所以到了后来这里便以此为名。

话说这隐居山底下,有个叫柳大成的读书人,起早贪黑埋头苦读到了四十多,连个秀才也没捞着。

不过还算好,虽然父母早亡,却给这柳大成留下了不少家产,人到了中年一事无成,想想得了,守着祖业就这样吧。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博不了功名,就娶个媳妇生个娃吧,于是他便托人说媒,娶了十里八乡有名的贤淑女子--陈氏。

次年,贤惠的陈氏便为老柳生了个大胖小子,由于是中年得子,老柳寻思了一下,这孩子就叫柳迟吧。

小生命的降生,并没有让两口子高兴起来,因为打这小家伙生下来一直长到四岁,没一天不是在病中度过的,甚至好几次都差点见了阎王爷!

老柳夫妇在这期间求神拜佛,寻医问药的,好容易才保住了小柳迟的命,虽说这命是保住了,但孩子却被折腾得骨瘦如柴,五岁了还得父母搀着才能下地。

咱再说说这孩子的样貌,那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两条眉毛浓的跟扫帚一般,而且还是连着的,双眼深陷,睫毛特别长,每天早上起来都会被眼屎糊得睁不开双眼,母亲得用水给他擦洗干净,才能看见东西,小家伙颧骨还特别高,嘴一张开就跟鳜鱼一样,脸色*中透青,这要是一哭,各位自行脑补吧。

有的时候两口子带着孩子走亲访友,亲戚朋友见了都是连连摇头不敢相信,夫妻俩长得那么周正,这生下的孩子怎么是这样呢?真是不可思议。

不管别人怎么说吧,夫妻俩并没有因为这些闲言碎语亏着小柳迟半分。

待这柳迟到了十岁时,柳大成便拿出一本论语,亲自教柳迟读书,这不教不要紧,一教可把柳大成给高兴坏了。

书里的内容,老柳只教一次,这柳迟当下就能背下来,老柳一页一页地教,小柳就能一页一页地背,哪怕是过了十天半个月,之前教的内容,柳迟都能一字不差的给你背出来。

这不是天才是啥?只要肯下功夫,假以时日,别说是秀才了,金榜题名那也是指日可待呀。

那些日子柳大成天天兴奋地觉都睡不着,可没过多久,问题就又来了。

小柳迟虽然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但特别抵触读书,夫妻俩一开始还觉得这应该是所有孩子的通病,小孩嘛,谁不贪玩呢?

可时间一长,两口子才发现这小家伙怪异得很,那些左邻右舍的小孩不是今天聚在一块玩泥巴,就是明天凑在一起下河摸鱼,可自己这儿子却从来不跟他们一起玩。

大多数时候,除了被老爹逼着读书,小柳迟更喜欢呆呆地坐着望着家里的楼板,或是数墙上的砖、屋顶的瓦,要不然就是站在家里的石阶前入神,时不时抬头望着天,看着天上飘忽的白云。

而且这小家伙貌似还有点强迫症,要是去了别人家里,只要是人家厅堂上悬了屏条或者其他的带字的物件,不管大字小字,他都得从头到尾数得清清楚楚,爹妈拦都拦不住!

很快,两年时间过去了,柳迟却练成了一种奇特的本领:凡是多数在一块儿的事物,只要一入他的眼,便能马上说出一个数目来,不多不少刚刚好。

虽说柳迟从小就不爱跟同龄的小孩待在一起吧,但上了年纪的老头,他却特别喜欢,有事没事就爱跟老头子们猫一块,听听他们年轻时的所见所闻。

就这样跟着老头们混了一年,柳迟的性情貌似也变了不少,但现在的他好像又不爱往老头堆里钻了,因为最近的小柳迟,又跟着一帮子乞丐混在了一起。

但凡是来他家讨钱、讨饭的叫花子,只要是他在家,必定欢天喜地地跑出来,给钱、给饭还给衣服,登门的乞丐姓名、住哪他还得问得明明白白。

要是一高兴了,就约着无数认识的叫化子,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聚在一块儿,他自己呢也装成一叫化模样,或在桥洞底下,或在破庙里面,大家说也有笑也有的。

要是天色晚了,所幸就不回家了,找个和自己聊得来的同伴,草席一铺,天南地北侃到睡着。

柳大成夫妇虽痛爱儿子,但见儿子这么不长进,也实在有些气不过,便将柳迟叫到跟前,训了好几次,可柳迟呢?左耳进右耳出,一转眼,又是右手拿棍、左手提篮,跟着叫化们走了!

在当时的湖南,叫化子们的内部是有组织的,而且阶级严密,没在里面混过的人,绝对看不出他们的门道来。

那到底是怎么区分他们的等级呢?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这些叫化背上驮的讨米袋,以九为最大,依次往下一级便减少一袋,经过了三年的时间,柳迟此时已有能驮七袋的资格了。

某一天,柳迟讨了一袋米,经过一个村子时,看见晒稻子的场子里面有十来只鸡,正在青草里寻虫蚁吃。

其中有一只老母鸡,大约有四五斤重,柳迟一看,眼珠子一转,从袋中掏出一把米来,把老母鸡引到跟前,顺手薅住鸡脖子,左手往鸡肚皮底下一托,那只老母鸡,一瞬间就到了柳迟的手里,只翅膀扑腾了几下,连叫都没叫一声,鸡就被他顺走了,这也是当时的叫化们管用得伎俩。

柳迟偷得老母鸡后,当即走到河边拾了一片碎磁片,把鸡杀死,但不拔毛,只是破开肚皮,去了肠杂,然后放些椒盐、五香、酱油、白醋之类的东西在鸡肚子里。

然后用线扎起来,再在鸡身上下糊满*泥,又从身上抽出一条大布手巾,把讨来的米,倒在手巾里,用河水淘洗干净。

用绳子将手巾扎好,也用湿*泥包糊,进到山里,寻了些枯枝干叶,又拣土松的地方,挖了个一尺来大一尺来深的洞。

把*泥糊的母鸡,放在洞里,将枯枝干叶塞满一洞,取火点燃,接连不断地添柴。

就这么烧了一个时辰,*泥已烧得透心红了,柳迟才把鸡取了出来,趁那洞里正烧得通红的时候,把*泥包的米再放进去,略微加些柴在上面,不多会,这生米就能煨成熟饭。

柳迟刚添完柴火,心里忽然寻思:“有这麽好的下酒菜,没有酒,岂不是辜负了这只鸡吗?我这还有点钱,不如去买点儿酒来,再来好好享受。”

当下打定主意,拿了一只碗,便摇摇晃晃地下了山,跑到就近的酒家买了酒。

刚一回到山上,便看到火洞的柴枝上面,竖了一片尖角瓦,柳迟心里登时吃了一惊,暗想:这深山穷谷之中,难道会有高人在此?

原来呀,在叫化子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是等级很高的叫化,是不能这么弄饭菜吃的,在这种场合下,要是有同道中人经过,在火洞上竖起一片尖角瓦,便称之为“起宝塔”,或是在火洞旁边竖一根柴枝,称之为“竖旗杆”。

这个举动,要不是叫化子里最有本领的,阶级最高的,是决对不敢玩这种把戏的!

要是烧饭的叫化,遇了这种情形,必须得停下来饭不吃,在山前山後寻找这起宝塔或竖旗杆的人,若是寻到了便彼此攀谈几句江湖话,要是本领不错,就请来一起吃。

柳迟既然发现了宝塔,便放下手中的酒,四处张望,却不见一个人影,又在山底下寻了个遍,也没有。

就在柳迟回身走上半山的时候,却看见一个老道人,身穿一件破布道袍,背上驮着一个*布包袱,坐在一块石头上打盹。

在他的身旁,还放着一口六七寸宽、一尺多长的红漆木箱,木箱两旁的铜环上,系了一条蓝布带,估计是赶路时,将蓝布带挂在肩上用的。

柳迟心中忽然一动:这名道人不像是寻常的道士,莫非就是那位“起宝塔”的高人?

想到这,柳迟随即双膝跪在地上,磕起头来:“弟子求师三年,今日才遇见师傅!望师傅开恩,收我做个徒弟!”说罢,连连磕头。

那么,这个老道士究竟是谁,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高人呢?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人韩诺

原创不易,让您破费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湖奇侠传白话版第1章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