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节气预告秋高气爽玉露生凉新城区朝阳 [复制链接]

1#
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白露时节

每年9月7日前后进入白露节气,它是阳历9月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露凝而白,气始寒也”,清晨出门的时候人们时常有一种身处冰箱冷藏室的感觉,所以,“过了白露,长衣长裤”。正如谚语所说:“白露身不露”。

“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节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所以得名。谚语中说:“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节令至此,正当仲秋,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些花的颜色较春天更加浓艳,如秋海棠、木芙蓉、紫茉莉、鸡冠花,特别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节气物候

每个节气都有物候,是这个节气最显著的三个特征,称为“节气三侯”。白露的三候为“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鸿雁来:白露节气“鸿雁来”,按古人说法,鸿大雁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所以,这应该是南方人的说法。

玄鸟归:后五日“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玄鸟空巢语,飞花入户香,燕昵呼唤燕好,燕舞莺啼,生机勃勃。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群鸟养羞:再五日“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习俗

吃龙眼: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白露时节,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此时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祭禹王:白露时节还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酿白露酒:苏浙地区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饮白露茶:我国一些地区还有饮白露茶的习俗。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茶客喜爱。

白露养生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意即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气象资料显示,白露时节,晴朗的白昼温度虽然仍旧可以达到30℃,但夜晚会降至20℃左右,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白露以后,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气温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此时,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来了。

防止着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过后,早晚温差加大更为明显,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此时也易诱发或加重病情。此时节应注意防寒保暖,积极锻炼,减少发病的机会。

多喝水防“秋燥”:白露时节,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紧绷,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预防“秋燥”,应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淡茶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起居作息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保持室内通风;戒烟戒酒。

家园携手

白露时节将至,我们诚邀每一位家长与我们一起陪伴孩子们体会白露节气的气候变化,了解白露节气的物候以及相关习俗,探寻候鸟迁徙的原因和方式,带孩子们发现他人生中第一颗晶莹的露珠,收集与“白”有关的药材,制作一罐糖醋酱,观察记录它的变化,品一品他的滋味,还可以说一说与白露有关的谚语,读一读与之有关的古诗词,在观察、体验、探索、发现中让中华传统智慧的结晶缀连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情怀。

诗词鉴赏

《白露》唐·杜甫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南湖晚秋》唐·白居易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文:毛喆

编辑:祁帆

审核:郭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