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潘家庄镇全力谱好乡村振兴ldquo合 [复制链接]

1#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做好“三农”工作,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美丽家园、和谐家园,潘家庄镇以“五个振兴”为总基调谱好“乡村振兴合奏曲”。

强化*建引领,谱好乡村振兴“组织曲”。强化*的组织引领作用,发动乡村振兴“动力引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选优配强“两委一队三个人”。严格落实*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工作,大力推进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年实现王家寨、鸡场坪、团结、坪寨、弥勒屯、潘家庄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全镇“一肩挑”占比54%;其中“领头雁”工程3名。二是抓实*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各领域*组织设置,严格*员发展,增强组织力。年共发展*员8名,年入*积极分子14名;5个非公企业*支部,所覆盖的10个企业全部实现“*建入章”。三是建立联系机制。采取镇*委指导支部,支部委员联系*员、*员联系群众(贫困户)的方式带动全村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镇*委指导支部共计次,支部联系*员余次,*员联系群众余次。

抓好队伍建设,谱好乡村振兴“人才曲”。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大力培养“新乡贤”、致富带头人、吸引技术能手返乡创业等,抓实人才振兴。一是聚焦村级人才队伍建设。逐一摸清全镇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退役*人等基本情况,全覆盖开展排查摸底,建立“三本”台账(五个一批,支书、主任后备人选,其他“两委”后备干部)。目前,全镇储备“五个一批”村级人才名,储备支书、主任后备人选22名,其他“两委”后备干部34名。二是聚焦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积极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协调,在辖区内开展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培训,不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已成功鼓励5名退役*人返乡创业,培育新型种植大户7户。三是聚焦优化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三个强化”(强化学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强化督导检查),全力打造一支“*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年,下溪村*支部被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组织”,第一书记刘永芳先后被*中央和国务院、省委表彰为先进工作者;获省级劳动模范2人,州级劳动模范2人;入选贵州好人榜2人,中国好人榜1人。

推进产业带富,谱好乡村振兴“产业曲”。以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振兴为推动乡村振兴主线,用好用活本地资源,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稳定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效。一是强化*建引领,在产业链上建支部,成立ID坝区*支部,坚持“*建创新引领、促进产业发展”原则,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目前,坝区内中黔菌草农业开发公司和兴仁市康民果业有限公司合计流转土地亩,每年支付流转费43万余元,涉及余户,户均元;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分红,年以来财*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年分红资金35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均增收到元。二是推行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放马坪景区和南冲河休闲康养度假区的建设发展契机,推进潘家庄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围绕“三区三线”产业布局规划,积极调减低效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把蓝莓(1亩)、桑葚(1亩)、红心脆柚(亩)等精品水果种植业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同步发展亩烤烟、亩花椒、50亩食用菌、7亩大红袍板栗等经济作物,辐射带动种植薏仁米等粮食作物0亩,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总体布局。

弘扬民族文化,谱好乡村振兴“文化曲”。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促乡风文明。一是切实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强化农村科普宣传教育,推动乡村移风易俗,突出星级文明户、好支书、好*员、好媳妇等“身边好人”示范作用,在全镇形成崇德向善之风、健康文明之风、勤俭节约之风。近年来,潘家庄镇共评选出“文明户”户,“文明之家”20户、“感恩户”户,分别发放奖励物质洗洁精0瓶、洗衣粉包、牌匾个、发放电视机19台。二是加强对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通过深入挖掘红*长征时路过潘家庄镇的特殊优势,以及保护“土地改革胜利纪念碑”“再不受苦碑”的方式,对红色文化进行重塑,以此感召人民群众感*恩。三是大力彰显潘家庄镇文化底蕴。挖掘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八音坐唱、唢呐等民俗活动,组建民间专业表演团体3个。四是深入村居进行文明礼仪、“美在农家”知识培训,目前已培训1万余人次。深入村居举办新农村农民讲习所约余场,发放“倡导节能减排,实现生态文明”倡议书2万份,在农村农户中进行广泛宣传。

注重生态宜居,谱好乡村振兴“生态曲”。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做好“山”“水”两篇文章,坚持迈出新发展步伐、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是扎实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抓实河边垃圾、道路扬尘、露天焚烧等专项治理,实施农村厕所无害化卫生改造户,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全镇共有运输车10辆、压缩车1辆、个组共设立个垃圾箱、25个垃圾池,11个村(居)共设立名保洁员,垃圾清运每年吨。二是完善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制度。推进森林抚育和地质低效林改造工程,加强荒山造林绿化,助推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进一步细化各类森林和林地的管控措施或经营制度。三是开展绿化净化美化行动。对进村道路、村庄街道和房前屋后实施大面积道路绿化,绿化面积达到平方米,草坪铺设面积达到.46平方米。全面推行河长制,对河道清淤疏浚,全力打造为河水“留白”,为发展“增绿”。目前,共开展“河库长”巡河20次。

撰稿:潘家庄镇**办陈富杉审核:张官文

编辑:周大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