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取缔(dì)
  愧怍(zuò憎恶(zènɡ)磕头(kē)

B.蹒跚(pán)凹凼(dànɡ)诘问(jié)涎水(yán)

C.惶急(huánɡ)尴尬(ɡān)骷髅(kū)滞笨(zhì)

D.门槛(kǎn)哀悼(dào)自矜(jǐn)粗拙(zhuō)

导析:C A项,“憎”应读zēnɡ;B项,“涎”应读xián;D项,“矜”应读j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分)( A )

A.渴慕 霹雳 惧惮 宽敞

B.孤孀 和蔼 茉莉 头栌

C.蹋败 荒僻 镶嵌 糟糕

D.家圃 晌午 烦燥 厚道

导析:A B项,“栌”应为“颅”;C项,“蹋”应为“塌”;D项,“燥”应为“躁”。

3.(原创题)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C )

A.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B.他因为救灾受了伤,半年过去了,动作还是有些滞笨。

C.父亲老实厚道微不足道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D.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显得很不自在,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导析:C “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法……等各家学说。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昏。”

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导析 A项,“随州日报”的书名号应该去掉;B项,省略号应去掉;C项,双引号中的句号应该在引号外面,因为这里属于间接引用,不是直接引用。

5.(成都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

A.美国*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导析:A B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就……”不能搭配,应为“只要……就……”或“只有……才……”;C项,“提高”与“特色”不能搭配,应将“提高”改为“展现”;D项,有歧义,可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

(1)这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舒庆春),文中空白处应填写的人物是祥子。(3分)

(2)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写出他的性格特征。(2分)

答案:刘四(或刘四爷)他为人残忍,性格刚强,专横霸道。

(3)小说中祥子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始终没有实现梦想。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哪一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1分)

答案:小福子的死

7.默写。(4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诗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综合性学习。(5分)

班级开展以“传递爱心温度”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征集“传递爱心温度”宣传标语,同学小吴已拟好上联,请补出下联。(1分)

上联:爱心温度传千里

下联:学子关爱到(达)万家

(2)走进社区,为社区宣传窗出一期以“传递爱心温度”为主题的专刊,请拟出两个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4个字)(2分)

答案:暖心故事、好人风采、爱心名言。

(3)开展小记者采访“爱心好人”活动,以下是小记者采访好人“老丁”的部分采访记录,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2分)

小记者:老丁,您好!①(示例)请问您主要做了哪些爱心活动?

老丁:我主要收集旧衣裤、鞋子等生活用品,洗晒、整理、打包后捐到云南、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

小记者:②(示例)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运费问题的?

老丁:许多爱心人士捐助运费,解决了运费问题,让人们的爱心和温度及时传递到千里之外,让那里的人们感受到温暖。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2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1)陈康肃公善射(擅长)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3)睨之久而不去(斜着眼看)

(4)以钱覆其口(盖)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A.

B.

C.

D.

导析:C A项,介词,凭借;介词,用。B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C项,均是副词,只是。D项,代词,代卖油翁;代词,代“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射不亦精乎?

译文: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

(2)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12.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2分)( D )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卖油翁“惟手熟尔”的

观点。

导析 “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是陈尧咨自夸的资本,与卖油翁“惟手熟尔”形成对比。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15分)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p>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3分)

答案:叔祖、其他人的漠不关心与阿长的热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文写阿长主动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可见阿长的热心、诚恳、关爱孩子。

14.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分)

答案: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给分)。

15.文段⑧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3分)

16.文段最后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四本很粗拙的书是作者最心爱的宝书?(6分)

答案: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8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

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

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